">
“十四五”期間,湖北牢記囑托,深入實施產業倍增戰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持續做大做強“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挺起高質量發展堅實脊梁。
當AI遇上配電柜,這種創新組合,僅上半年就為企業帶來30%業務增長。“向新而行”,正是“十四五”湖北產業發展的主旋律。為實現產業倍增,湖北以“全省一盤棋”的格局搭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制造業優先,全力打造“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同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培育和未來產業布局“三線并進”。以長江電氣為例,今年二月完成智慧工廠數字化系統升級后,上百個工序也實現數據聯動,生產效率提升超30%。
長江電工集團智造公司總裁 黃飛寧:今年6月份,我們有個項目在跟同行競爭過程中,客戶直接問你們十五天能不能交貨,我們的營銷人員就跟客戶很明確地回復,最終這個訂單就因為我們的交付能力,贏得了合同。
中國制造業規模連續15年全球第一,產業轉型升級機遇巨大。搶抓機遇和挑戰,湖北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讓制造業插上 “數字翅膀”。“十四五” 期間,全省累計實施工業技改項目2.15萬個,武漢和宜昌成功獲批全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湖北6成工業企業上云,數量超5.8萬家,101家企業入選國家5G工廠名錄,數量全國第三;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3家,位列全國第四。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鄒薇:湖北目前我們所有千億以上的產業,絕大部分是傳統產業,如果我們能用數字化、綠色化、產業化、網絡化的體系去不斷地促進蝶變升級,湖北努力加大技改的投入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傳統產業也能夠打造新質生產力。
生產方式轉變的同時,湖北正在持續鍛造產業核心競爭力。作為科教大省,湖北圍繞國家所需、發揮湖北所長,深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看實力,“十四五”以來,湖北累計建成2個國家級、12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爭創國家工業母機創新研究中心成功落地,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近50%;看成效,“十四五”以來,湖北共實施121項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2024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增長28.9%,增幅位居全國第三。以黃石迪賽鴻鼎為例,與武漢大學聯合研發五年,成功實現光電子信息領域高頻高速碳氫樹脂的國產替代。
湖北迪賽鴻鼎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祁軍:設備工藝這一塊都是我們自己的知識產權,目前就我們這一款產品,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根基,“十四五”期間,湖北構建“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制造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出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推動下,湖北規上工業企業總量從 “十三五”末的15769家增至“十四五”末的20179家,凈增44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則從51家增至722家,增長13.2倍;武漢市光電子信息、“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成功晉升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全省千億級產業已達19個,今年5大支柱產業有望全部邁入萬億級行列。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規劃和技術改造處處長 陳明宇:聚焦工業母機、光電子、動力電池、現代化工等優勢領域,堅持橫向銜接、區域聯動,推動“荊襄宜十”綠色循環電池產業、“宜荊荊”磷系新材料產業集群創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集群20個、100個引領中部的特色制造業集群,做大做強縣域冠軍產業。
(長江云新聞記者 向昊 曹文超 黃石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