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香玉)地處城郊結合部的泉口街道金龍泉社區,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含10個網格、6個物業小區和8個散居民點,常住4145戶10397人。面對老舊小區多、散居點多、居民訴求多的“三多”難題,社區以“紅色物業+三方聯動+樓長監督”為抓手,建強“大家談”議事平臺,推動居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建設者”,織密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網。今年以來,社區涉物業糾紛下降80%,成功破解停車難、環境臟亂差等民生問題10余件。

成功破解龍泉山莊停車難問題。通訊員供圖
黨建領航筑根基,把準議事“方向盤”。社區黨總支以組織建設為核心,搭起“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體系,實現14個小區、152個樓棟全覆蓋,讓黨的領導貫穿議事全程。選優配強“紅色物業”帶頭人,挑取群眾認可度超90%的優秀黨員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將議事服務成效納入黨員積分,與評優評先直接掛鉤,激發黨員帶頭議事、主動服務的勁頭。
推進業委會組建時,嚴格落實“三議三聯三公開”:小區黨組織提議、樓棟黨小組商議、全體居民決議,社區、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推進,決議、過程、結果全公開。目前已幫5個小區建成業委會,居民辦事響應率從60%提至92%,有力解決“找人難、辦事慢”。同時,引入專業社工機構,帶動組建3支“鄰里一家親”志愿隊,136名志愿者中42名樓棟長當起“議題收集員+結果宣傳員”,累計收居民訴求80余條,篩出議事議題32個,確保議事信息“戶戶通”。

龍泉山莊志愿者成立“好聲音”宣講團。通訊員供圖
機制創新破難題,激活議事“行動力”。依托“大家談”平臺,社區用活“線上+線下”議事模式,讓民生難題逐項化解。線下定期召開多方聯席會、線上實時轉辦議題,龍泉山莊小區就此從“物業單打獨斗”變成“黨群合力管”。此前該小區沒固定活動點,居民“夏天蹲屋檐喂蚊子,冬天裹棉襖吹冷風”,經“三方聯動”協商,爭取開發商近100平米閑置車庫改造成活動陣地,通過社區籌錢裝修,物業添飲水機、象棋桌,居民捐沙發、書籍,如今這里成了“溫馨家園”,鄰里糾紛明顯減少。
針對龍泉山莊“994戶、1026臺車、僅200個車位”的矛盾,社區摸索出“梯次上門議事法”,即先讓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和居民代表坐下來議出初步方案,再由樓棟長挨家挨戶問意見,最終方案獲得90%以上居民支持。改造后,小區停車不再亂,糾紛直線下降。改制企業家屬區玉園小區,靠“三議三聯三公開”定規矩,每戶每年繳150元公共維護費,收支定期公示;設積分激勵和“文明之星”評選,現在居民參與治理率100%,曾經的“臟亂差”變成了環境整潔的模范小區。

毛胡沖居民點開展最美庭院評比活動。通訊員供圖
共治共享增福祉,傳遞議事“暖溫度”。“大家談”平臺的落地,讓社區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從“沒地方活動”到“有了休閑點”,從“搶車位紅臉”到“停車順順當當”,從“老舊小區亂糟糟”到“清清爽爽像新家”,10余件民生實事的解決,靠的就是“眾人的事眾人商量”。

龍泉山莊召開居民代表會議商議小區停車難問題。通訊員供圖
如今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物業協同做的治理氛圍越來越濃,居民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曾經的“抱怨聲”變成了“笑聲”。社區把議事、決策權、監督權交給居民,不僅化解了矛盾,更拉近了黨群干群距離,讓治理成效實實在在體現在群眾的笑臉里、口碑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