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收官之際,襄陽產業轉型捷報頻傳。通過強力驅動“綠色”與“智能”雙引擎,襄陽企業以科技創新為筆,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從造紙廠的超低排放,到鋁業公司的智慧節能,一場以“綠”“智”深度融合為特征的產業變革正在襄陽大地上加速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輪廓日益清晰。

“二氧化氮的排放濃度,大概在0.55到0.56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在10.5毫克每立方米,這個排放濃度是優于我們國家超低排放標準的。”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誠教授團隊副研究員邢成志現場反饋的監測數據背后,是湖北華海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鍋爐技改工程的穩定運行。得益于此次超低排放系統鍋爐的技改升級,湖北華海纖維科技綠色工廠建設踏出堅實一步。


“新增脫硫裝置通過濕法脫硫技術,能高效去除造紙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新增脫硝裝置通過催化反應、還原反應技術,能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濃度,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湖北華海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分廠負責人劉富強介紹,近年來,湖北華海纖維先后經歷了永磁電機等先進節能設備引入、制漿設備升級、光伏設備安裝等多次綠色節能改造,先后榮獲“國家綠色工廠”、“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實現了傳統造紙廠逐步蛻變為現代化企業。


持續投入換來的是真金白銀的效益。湖北華海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安鄉告訴記者:“今年項目完成后,我們廠年節汽量達到3.98萬噸,節電量超過30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1.29萬噸。單位產品能耗由二級能效提升到一級能效,能效提升率近24%,實現節能收益2913萬元,新增產值1個億。”

綠色轉型的浪潮中,智能化系統同樣成為降本增效的“幕后功臣”。在順博鋁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由萬洲電氣打造的智能優化節能系統,正實時監控著87個能源觀測點,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決策依據。“過去需要人工抄表,現在數據自動采集,一目了然。”順博鋁合金湖北有限公司安環部部長周浩表示,自2022年該系統投用以來,整體能耗下降約7%。

這一成功案例,是襄陽產業協同、耦合發展的縮影。萬洲電氣研發中心系統研發部工程師劉成帥表示,該系統自2014年推向市場后,已在水泥、化工、冶金、紡織等多個行業應用超300套,為用戶帶來3%至30%的節能效益,大幅提高用戶自動化、信息化與精細化管理水平。

從企業綠色技改到產業協同降碳,從智能系統單點應用到跨行業整體賦能,到目前,襄陽成功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31家、省級綠色工廠71家,總量穩居全省前列;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610萬千瓦,占比提升至55%,超越火電成為電力供應主力,一條以綠色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為特征的現代化產業發展路徑,在襄陽已愈發清晰,為“十四五”圓滿收官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決勝收官“十四五” “襄”當精彩
從一家工廠的綠色蛻變,到一個系統的跨行業賦能,襄陽以“綠”為底、以“智”為擎的發展路徑愈發清晰。3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領跑,可再生能源裝機超越火電成為主力,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標志著襄陽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征程上邁出了關鍵步伐,為“十四五”收官提交了一份“襄”當精彩的答卷,也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