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林牧 張雨 葉欣)“我從新疆飛到武漢,不是來看風景的,是來‘卸石頭’的。”10月24日,在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病房內,63歲的馬叔(化姓)拍著肚子笑著說。此前六年,他與膽囊結石“和平共處”,卻因近一年結石“加速生長”、右上腹隱痛,最終跨越3000多公里從新疆克拉瑪依赴漢求醫,通過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徹底擺脫了結石困擾。
馬叔與膽囊結石的“緣分”始于六年前。當時體檢發現結石僅幾毫米,他沒放在心上,“我們克拉瑪依人愛吃手抓羊肉、烤包子,膽結石挺常見,不疼就不用管。”克拉瑪依地處新疆西北,氣候干燥,當地居民飲食偏油膩,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攝入多,膽石癥發病率相對較高。馬叔的日常飲食也離不開這些特色美食,再加上偶爾喝奶茶,膽囊里的“小石頭”悄悄開始“增產”。
去年體檢時,醫生提醒馬叔結石數量增多,可他依舊沒重視。直到今年復查,B超報告上“多發結石,部分嵌頓”的字樣讓他慌了神,結石數量幾乎翻倍,同時右上腹還出現隱隱作痛,而且一吃好點,就要拉肚子,身邊人都笑話我是“直腸子”。“我這才意識到,不是我‘養著它’,是‘被它養病’。”馬叔懊悔地說,后來疼痛讓他坐立難安,這才下定決心求醫。
抱著“能保膽就保膽”的想法,馬叔慕名來到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主治醫師黃國慶為他做了詳細檢查,結果顯示:膽囊壁增厚、張力高、慢性炎癥明顯,內部結石多發且大小不一。“他的膽囊就像個打了補丁的老皮球,彈性差、排空功能弱,就是個“罷工”的膽囊,已經不具備保膽條件了。” 黃國慶解釋,若繼續拖延,結石可能嵌頓在膽囊頸部或掉入膽管,引發急性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腺炎,后果更嚴重。最終,膽石病專科團隊建議馬叔做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10月21日上午,手術正式開始。醫生在馬叔肚臍內側開了一個約1.5厘米的小切口,僅通過這一個“隱形入口”就完成了全部操作。術中發現,馬叔膽囊腔內布滿直徑0.3~0.5厘米的混合性結石,數量眾多,用他自己的話說,“比新疆夜里天上的星星還要多、還要密”。“幸好來得及時,再拖下去膽囊壁可能壞死。”黃國慶說道。整臺手術僅用18分鐘,術中出血極少,也不用放引流管。術后3小時,馬叔就能下床行走,他驚喜地說:“這手術真神奇,一個孔、幾乎不疼,我還以為得躺到第二天才能起來呢。”
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提醒,結石增長過快比疼更危險。結石形成本是緩慢過程,若短期內數量、體積明顯增加,往往意味著膽汁成分異常、膽囊功能下降,說明炎癥在持續、膽囊內環境在惡化,再拖下去可能出現結石嵌頓、膽囊化膿,甚至增加膽囊癌風險。他強調,膽結石是動態發展的隱患,不是“不疼就沒事”,每年定期做腹部彩超很重要,要關注結石數量和大小變化;若出現增長過快或腹部隱痛,一定要及時就醫評估,必要時通過微創手術早期干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