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浪潮澎湃,匯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襄陽實踐的磅礴力量。
“十四五”以來,襄陽堅決貫徹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高規格推進改革攻堅:
市委深改委召開專題會議20次,承接中省改革試點任務150余項,實施重大改革舉措471項,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破除區域壁壘打造千億級新興產業、創新“政聘企用”構建人才高地、探索跨區域協同治理守護碧水藍天……
一次次創新性探索,一個個突破性進展,一項項標志性成果,共同鐫刻著“鐵打襄陽”改革攻堅的時代印記。
如今的襄陽,錨定“打造中西部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勇闖“試驗田”“深水區”,以制度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改革攻堅塑造競爭新優勢,正書寫著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
機制破局激活發展原動力

▲10月18日,興發保谷磷化工產業園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走進興發保谷磷化工產業園,塔吊林立、貨車穿梭,一片繁忙的建設景象。
襄陽(保康)是全國八大磷礦基地之一,但長期面臨“大項目少、大企業少”的困境。依托資源、水運和樞紐優勢,襄陽聚焦聚力打造投資、產值“雙千億”的現代新型煤磷化工產業,引入投資200億元的興發保谷磷化工產業園項目。襄陽市委、市政府創新建立全領域全要素統籌機制,探索“資源地+生產地”協作新模式,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100天。
面對經濟發展爬坡過坎的階段性考驗,襄陽黨員干部敢闖敢試,以改革創新的思維、舉措和辦法破困局、開新局。
以“兩資三能”工程重塑產業新生態——
2021年起,我市聚焦13條重點產業鏈,探索“鏈長+鏈主+鏈服”的鏈式發展工作機制。2025年,面對全省“支點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市委健全完善領導經濟工作統籌機制,市“四大家”領導領銜組建10大招商團隊、13個重點工作專班,市級層面全域統籌,“一盤棋”招引企業、落地項目,推動各方面力量攥指成拳、各環節工作有序銜接、各類型要素高效配置。大力實施“兩資三能”工程,統籌擴大增量和盤活存量,圍繞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延鏈。以汽車產業為例,隨著東風奕派納米01整車、比亞迪襄陽產業園等重大項目投產,襄陽楚能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項目、東風猛士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落戶,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壯大,今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9萬輛、同比增長29.1%,實現產值452.6億元、同比增長27.1%。
以“五化”管理保障項目建設——
為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2023年,我市創新建立重大項目落地提速“26211”管理機制。2025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以“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工程化、工程責任化、履責考核序位化”為核心的“五化”管理模式。重大項目從簽約落地到開工建設,再到投產達效,被分解為一個個具體任務,有力有序推進。通過嚴格落實“五化”管理,重大項目加快落地。今年前三季度,錄入“五化”管理平臺的702個招商引資項目開工580個,入庫552個,開工率、入庫率分別達到82.6%、78.6%。
以營商環境改革護航企業發展——
對8000多家“四上”企業開展全覆蓋調研服務,破解企業投產、達效、經營、技改等方面堵點痛點問題2000余個。整合企業訴求受理渠道,構建“接、派、辦、評”閉環工作機制。制定《聚焦中心城市建設持續改進提升營商環境行動方案》,迭代升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26條舉措,持續改進提升6大環境。持續攻堅“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上線主題事項160項。首創返鄉創業“一件事”集成辦理,經驗做法全省推廣。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全市惠企事項達501項,累計兌現資金9.48億元,1.6萬余家經營主體直接受益?!笆奈濉蹦?,全市市場主體突破88萬戶。
以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推出科研攻關“賽馬制”,聚焦產業發展所需開展技術研發,著力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轉化體系。共建成147家院士專家工作站、9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案例獲評全省優秀,數量皆位居全省第一。成功獲批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全國重點實驗室,湖北隆中實驗室3項成果入選湖北實驗室亮點科技成果。創新“政聘企用”引才模式,新引進高水平人才團隊54個、高層次人才1200余人。襄陽市入選全國首批“創新驅動示范市”。
內引外聯構筑開放強磁場

▲在襄陽綜保區,東風自卸車排隊“出?!?/p>
1.63億元成交額、意向訂單2.6億元。這是第137屆廣交會上,襄陽企業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襄陽造”實現從區域產品向全球商品的關鍵跨越,背后是全市上下持續提升樞紐能級、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不懈努力。
對外開放,交通先行。這5年,襄陽持續加大投入,奮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全市鐵路通車里程達到873公里,形成“五向”高鐵格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829公里,建成“三縱兩橫一環兩支”高速公路網;漢江襄陽段航道建設融入長江和“漢湘桂”兩大黃金水道;襄陽機場航線基本覆蓋國內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
以制度創新為牽引,襄陽加快構建“內引外聯、雙向開放”的發展格局。
自貿片區改革創新成效顯著——
放大國家級高新區、自貿片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四區疊加”優勢,聚焦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創新“進出口貨物申報”“提前申報”“運抵驗收”“即進即出”等舉措。開設本土跨境電商平臺“睞斯購”,成功運營全省首家線下體驗店。聯合棗陽經開區、宜城小河港等重點經濟功能區域建設襄陽自貿片區聯動創新發展區,支持、引導、服務有實力的本土企業在海外設立生產基地。襄陽自貿片區制度創新指數連續6年居內陸地級市第一。
國際物流通道高效發運——
襄陽小河港探索創新舉措,通過提供一站式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為企業降本增效。截至今年8月,襄陽小河港已承運貨物種類達40個,開通航線42條,貨物吞吐量累計突破200萬噸?!跋尻枴獜B門—東南亞”國際鐵海聯運創新推出“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快速通關模式,貨物抵港后直接裝船,無縫銜接,極大壓縮了中轉時間和資金成本。今年1-7月襄陽至寧波、廈門、南沙三條通道累計發運2452標箱、同比增長139%。
區域協作機制日益完善——
襄陽會同武漢、十堰和隨州打造“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聯合宜昌、荊門、荊州共建“國家級磷化工循環產業集群”,攜手隨州率先建成全省首個跨市域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建立“襄十隨神”跨區域河湖長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和跨市流域聯防聯治機制,促進“南襄荊荊宜”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十堰聯合申報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入選全國示范項目,與神農架林區完成全省首筆跨市排污權交易。
“襄陽故事”唱響國際舞臺——
“十四五”期間,襄陽在36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各類推介活動40余場,拜訪各類組織機構160余個,帶動30余家企業、院校走出去開展交流合作,同時,接待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0多人次政府官員、重要客商等來我市洽談合作,累計達成項目簽約、合作意向71個。締結正式友城3個,友好交往城市3個,友好郡縣2個,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積極向世界講述“襄陽故事”,以《襄陽好風日》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及藝術家形象展示在紐約曼哈頓時代廣場大屏幕上。全市接待游客連續兩年突破1億人次,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民生提質幸福生活暖人心

▲市荊州街小學遷建項目(一期)總體形象進度已超18.5%
“以前龐公片區學校少,孩子不得不去別處借讀。現在市荊州街小學新校區建在家門口,真是太方便了!”談起古城內三所學校搬遷,一名龐公片區的居民滿是期待。
面對襄陽古城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公共服務超負荷等問題,襄陽正以改革攻堅的銳氣,統籌“三區”協同發展,一體推進古城疏解、舊城更新、新城建設,實現資源均衡分布、功能優勢互補。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十四五”以來,襄陽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聚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深化社會民生領域改革——
實施就業融入產業、人力資源服務業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家門口、店門口、廠門口“三門口”服務模式。構建“1+12”智慧教育平臺體系,實現幼兒入園“網上查”、劃片招生“線上辦”、學校食堂“掌上管”等數字化管理功能。優化公立醫院運營管理,加強對醫院藥占比、耗占比的管控,推動全市186家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實現線上互認,不斷減輕患者負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被列入2020年-2024年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提質擴面,中心城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率達62.14%。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制定落實美麗湖北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生態承載力實施方案22項措施,體系化推進美麗襄陽建設。今年1-8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8.2%、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8%。編制完成《襄陽市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爭創國家示范城市。累計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1家、省級綠色工廠71家。漢江干流保持Ⅱ類水質,全市15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襄陽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老河口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縣級市和縣)稱號。深入實施城市精神文明建設鞏固提升“七大行動”,城市顏值與氣質同步提升。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引入中建三局整體推進襄陽古城保護利用,策劃山水城封面大秀,加快鼓樓商場、臨漢門廣場等點位改造,推動重點片區風貌提升,優化旅游動線,全力打造5A級旅游景區。推進歷史文化活化利用,有序實施襄陽城墻西門至夫人城段修繕工程、襄陽城墻安防工程、鳳凰咀遺址安防工程、三神殿修繕工程、楚皇城大遺址保護開發等文物保護工程。
回望“十四五”,襄陽的改革歷程,就是一段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制度創新賦能發展增效的輝煌征程。每一次破局都彰顯著“鐵打襄陽”的改革魄力,每一項突破都鐫刻著敢為人先的奮斗印記。
實踐充分證明,惟改革者進,惟創新強,惟開放者勝。
展望“十五五”,襄陽將賡續“鐵打襄陽”精神血脈,
以“務本務實”的定力夯實發展根基,
以“真抓實干”的作風破解改革難題,
以“開拓進取”的銳氣開辟發展新局,
以“奮發圖強”的斗志攀登發展高峰。
在湖北支點建設中勇當先鋒,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爭作示范,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襄陽實踐嶄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