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方秋月)近年來,十堰市鄖陽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緊扣“預防為先、調解為主、法治為基、基層為本”核心導向,以體系化建設激活治理新動能,推動綜治中心常態化運行、效能化履職,著力構建上下貫通、高效聯動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切實實現群眾訴求“只需進一門”“最多跑一地”。今年以來,全區依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152件,化解率提升至94.52%,帶動信訪和治安案件實現“雙下降”,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陣地建設標準化,打造全域覆蓋服務網絡。區級綜治中心按照“引導受理、多元化解、指揮調度”三大功能定位,整合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群眾來訪接待中心、矛盾調解中心、心理服務中心等6大平臺,設置群眾接待區、矛盾調解區、指揮調度區等功能區塊,實現“一站式”服務群眾。鄉鎮綜治中心統一規范設置群眾接待室、多元化解室、指揮調度室,均配備一定數量的人民調解員、法律工作者等專業力量。350個村(社區)依托黨員群眾服務大廳,打造“一廳一室”模式(群眾接待大廳+矛盾調解室),聘請鄉賢、“五老”等力量入駐,實現矛盾糾紛“家門口”調解。
力量整合集約化,凝聚多元協同解紛合力。區綜治中心整合公、檢、法、司、信訪等力量,統一常駐,集中辦公;人社、住建等單位按要求應進必進、應駐盡駐;結合實際,增加涉企改制、國有企業、婦女兒童等特色窗口;其他單位根據綜治中心每月研判情況隨叫隨駐。鄉鎮綜治中心由平安辦、信訪辦、司法所、律師、專職調解員常駐,派出所、法庭、自規、民政等單位輪駐。村級綜治工作站聘請526名鄉賢、五老等基層調解力量擔任兼職調解員入駐,今年以來村級化解矛盾糾紛占比達68%。
處置流程精細化,構建規范高效辦理體系。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均實行一個窗口受理,按照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信訪行政三級辦理、訴訟、法律監督“路線圖”,在法治道路上推動矛盾糾紛分類解決。區綜治中心結合實際,創新構建“1+7+N”調解架構,著力提升多元化解質效。“1”即區司法局副局長擔任區矛調中心主任,專職坐班統籌;“7”即整合原有14個行業調委會為7個矛盾多發、問題相對突出的領域專業調委會(分別為交通事故糾紛、醫患糾紛、涉企糾紛、欠資欠薪糾紛、征地拆遷物業糾紛、家情鄰債糾紛、涉校糾紛等)常駐綜治中心,及時調解矛盾;“N”即其他領域矛盾糾紛由區矛調中心根據研判需要,統一組織開展調解。一般性糾紛平均7個工作日、復雜案件30日內辦結。區綜治中心矛盾調解股會同區矛調中心堅持每天調度派單、每周集中研判、每月案例復盤。
聯動機制高效化,健全閉環管理運行體系。常態落實三項運行機制:一是交單派單機制。區綜治中心每日對接由鄉鎮、部門承接的事項,當天交辦、當天簽收,及時預約化解。針對疑難雜癥,區綜治中心委派區矛調中心專職調解員、行業法律專家顧問下沉鄉鎮、單位協助參與化解,助力基層調解。今年以來,區綜治中心共接派單651件,先行調解590件,導入法定程序化解37件,剩余27件正在化解中;派出專職調解員、法律專家顧問103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糾紛69件。二是情報預警機制。區綜治中心每日匯總轄區警情、訪情、民情、案情、輿情等“五情”,研判后分為“紅黃藍”三個風險等級,分級分類預警交辦化解。尤其對紅色風險建立清單,進行快速預警、快速處理、快速反饋。三是評案議案機制。區綜治中心每周對區、鎮、村三級辦理的矛盾糾紛化解案件開展評議,對典型案例進行復盤,評選出優秀調解案件并作為指導案例下發,促進提升全區整體辦案水平。今年以來,開展案件評議69件,評選下發指導案例37個。
支撐保障系統化,夯實長效運轉堅實根基。一是黨建統領聚合力。每月召開入駐單位黨建聯席會議,以集中學習為抓手,組織理論研討與業務交流,錨定矛盾化解、為民服務核心目標。依托專題教育培訓,圍繞群眾工作技巧、糾紛調解方法等內容精準施訓,夯實履職根基。堅持以實績為依據開展評先表彰,推動各方力量高效聚合、協同聯動,形成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強大合力。二是人員保障夯實基。區委核定區綜治中心全額事業編制,由區委政法委分管副書記兼任區綜治中心主任,中心設置群眾接待受理、矛盾糾紛調解、執法監督協調、指揮調度等股室,健全架構,定崗定責。三是經費保障穩隊伍。財政預算專項經費,對區、鎮聘請的39名專職調解員實行“底薪+案補+獎補”,定期匯總評價調解員調解總件數、化解成功率、當事人滿意率,通過正向激勵與反向提醒,有效調動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如今,矛盾在基層化解、服務在身邊落地、平安在全域扎根的治理格局已然形成,不僅為平安鄖陽建設注入了強勁動能,更讓群眾的幸福底色愈發濃厚。下一步,鄖陽區將持續深化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重點推進綜治中心智慧平臺升級、矛盾糾紛“一案一碼”等舉措,力爭將矛盾糾紛化解率提升至95%以上,推動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