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母基金作為鏈接資本與產業的核心紐帶,正經歷從“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的關鍵轉型。業內人士表示,在轉型關鍵期,母基金正憑借“源頭活水”作用,從區域實踐突破到行業破局探索,為產業升級注入動能。
在近期舉辦的2025中國母基金會議上,母基金研究中心創始人、水木資本董事長唐勁草介紹,當前發債市場有所降溫,各級各地政策紛紛鼓勵一級市場發展“放心資本”,從引入長期資本、完善全流程風控、增強信息披露、創新投后管理與退出機制、建立容錯機制、鼓勵取消對賭或回購要求六個方面推進。他認為,2025年母基金行業呈現“分層布局取代單一巨無霸”特點,相較于2023—2024年千億級母基金集中涌現,當前行業更趨務實。
在此背景下,母基金行業正為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實現區域發展、資本增值與產業騰飛的多向共贏。
在從區域實踐到行業破局中,誠通混改基金投資一部總經理楊憲存認為,企業股權融資需資金、地方產業配套、產業鏈協同三大資源,國家級基金(無區域限制)與地方基金(有落地需求)可以采用 “直線向下”合作模式,國家級基金引導央企科創企業落地地方,地方基金推薦本地優質項目。合作需要地方提供項目資源與政策支持,國家級基金提供資金與上層資源,形成供需匹配。
中保投資總裁助理姜偉說,保險資金是長期資本,與地方基金協同需“同題共答”。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實體經濟出題,結合保險資金風險偏好與收益要求,將“填空題”改為“論述題”,提前溝通基金設立與策略。實現“同頻共振”,找到“規范化、專業化、市場化”最大公約數,地方基金關注“募投”,保險資金關注“管退”,通過規范運營增強資本信心。
在助力區域發展實踐上,蘇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顧海東以蘇州為例介紹說,蘇州正推進打造第4個萬億級產業、建設全球領先制造之城,希望與投資界深化合作,將更多資源投向蘇州。蘇州將打造開放透明高效的基金發展生態,實現資本增值與產業騰飛雙向共贏。
從區域實踐到助力產業升級過程中,科技成果借助金融資本的力量實現市場化轉化尤為重要。清華大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燕來認為,科研成果產業化須具備先進性與市場前景兼具且完成初步工程化驗證的科技成果,需資本推動,與產業鏈融合,通過市場銷售收入實現企業良性迭代。
盛世投資董事長姜明明表示,國資在創投領域參與度提升,其中S基金是“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關鍵工具。當前國資、保險、金融機構紛紛入場S基金,其本質是長期資本,有助于緩解財政與國資出資壓力,加速資本循環、穩定市場。
有業內人士建議,母基金發展需立足“耐心資本”本質,平衡政策導向與市場規律,并以機制創新破解募資、投資、退出難題,實現從區域實踐到行業破局的跨越,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