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9月,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花湖機場”)貨運航班量達2.76萬架次,排名全國第四。

10月15日凌晨,花湖機場燈火通明,停機坪上“機來機往”。 記者史偉 攝
一個投運僅3年的新機場,何以迅速躋身全國前列?長江日報記者歷時數周調研采訪,一探究竟。

10月14日,記者從武漢出發,驅車80公里,抵達鄂州市燕磯鎮,花湖機場就坐落在這里。
花湖機場地處湖北中部,也位于中國中部。優越的地理區位是花湖機場的獨特優勢,也是其航班量迅速增長的關鍵。
“變化真是天翻地覆?!睓C場外,走馬村村民曹茂云望著起飛的飛機感嘆。3年多前,這兒還是一片工地。如今,已是通達世界的樞紐。
2013年,順豐集團計劃建設專業貨運機場,開始在全國選址。比較了北部、東部多個城市,他們把目光鎖定在中部——“一個到哪里都不遠的地方”。
考察團隊踏訪中部地區十余座城市,篩選20多個場址,卻始終沒有找到最理想的地點。直到2014年底,在湖北省與鄂州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下,鄂州燕磯進入視野。
“這里的優勢很明顯,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闭驹诨êC場沙盤前,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樞紐發展部副總經理何飛指向中心點說道。
以花湖機場為圓心,畫一個1000公里半徑的圓,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盡在其中。從鄂州起飛,1.5小時飛行圈覆蓋包括長三角、珠三角在內的全國五大城市群。
中國地理的“心臟”位置,被民航專家認為是建設物流樞紐的天然寶地。
2015年6月24日,順豐集團決定: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選址鄂州。
隨著機場拔地而起,時代的機遇撲面而來。
2020年4月,中央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
得“中”獨厚的湖北,迎來系統性、重塑性機遇。
“國家所需”與“區位所長”在花湖機場交匯。2022年7月17日,花湖機場投運;至2025年10月2日,成功開通第109條貨運航線,貨運航線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短短3年多,37家航空公司先后入駐,織就了一張覆蓋54座國內城市、通達49個國際航點的“空中貨運網”。
其間,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埃塞俄比亞航空主動拋來“橄欖枝”,合作理由很直接:看中這里絕佳的位置和一流的設施。
10月的一天,花湖機場順嘉國際貨站內,成堆的電子元器件、跨境電商包裹正加緊打包。貨站值班經理劉博倫介紹:“這些湖北及周邊省份的貨物,今晚就要通過鄂州—亞的斯亞貝巴航線銷往非洲?!?/p>

10月15日凌晨1時,花湖機場燈火通明。
跑道上,一架順豐767貨機剛降落,引擎的轟鳴聲還未散去,另一架從深圳飛來的波音757貨機已進入下滑道。這里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降。
距離跑道300米的轉運中心南區內,52公里長的分揀線飛速運轉,2000余名員工穿梭其間。
停機坪上,28歲的順豐航空鄂州基地地服經理孫一丹正在巡視一架剛剛從西安落地的波音767全貨機。“今晚順豐有99個架次在花湖機場起降,其中50架進港49架出港,相當于順豐航空機隊超一半飛機要來花湖。”
成立于2009年的順豐航空公司,在花湖機場建設階段就已備好“家底”——30余架全貨機,包括單架次可裝載超100噸貨物的大型貨機等。這為花湖機場帶來了一個高起點:一投運,就擁有了現成的運力。
“‘物流巨頭+專業貨運機場’模式,在國際上早有成功范例。”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指出,“比如聯邦快遞,就成就了美國孟菲斯。”
2023年9月,花湖機場實現關鍵一躍。順豐完成轉場,將全國貨運航線的主力都搬到了這里。從此,機場開啟“不夜城”模式:晚上,大量貨機密集降落;清晨,滿載貨物集體起飛。
數據顯示,轉場僅一年,花湖機場的貨郵吞吐量便從2023年的24.5萬噸飆升至2024年的86.5萬噸,排名從全國第16位躍居至全國第5位。
“現在一晚上,光順豐保底就是2000多噸的航空吞吐量?!痹趯O一丹看來,好的地理位置是基礎,再加上順豐這樣的物流巨頭投入機隊、航線、貨源,機場的樞紐功能才被真正激活。

花湖機場迅速崛起的背后,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湖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建設,打造中部國際航空門戶。”
花湖機場建設運營作為“省之要事”,各方力量迅速集結。
項目啟動,審批先行。原本需要一年半才能辦完的20個證件,通過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機制,半年就全部辦結。“只為機場盡早落地?!睍r任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尹俊武說。
建設階段,湖北更是全力沖刺:從批復到投運,只用了42個月,比同類機場快近一年;主體工程從開工到完工,僅用21個月;轉運中心鋼結構吊裝,6個月完成,刷新行業紀錄。
攻堅必須克難。2023年9月順豐全面轉場后,新的挑戰接踵而至:每天凌晨幾小時內,近百架貨機要密集起飛,航空時刻頓時緊張起來。“那時候高峰時段確實擁擠,航班準點受影響?!被êC場空管服務公司帶班主任金鼎回憶。
中國民航局迅速介入。2023年11月,花湖機場獲批高峰小時容量提升到33架次,較同類機場平均獲批時間提前6年。
口岸開放也跑出驚人速度。2024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花湖機場對外開放。從臨時開放到正式開放,花湖機場只用了14個月,創下近年來國內航空口岸開放最快紀錄。
如今在花湖機場,高效通關已是常態。一批紐約龍蝦剛落地,來提貨的冷鏈車已在外等候。海關為生鮮開設綠色通道,從飛機著陸到貨物提離,不超過4小時。
“不管是建設攻堅期,還是運營起步期,花湖機場的每一次突破,背后都是國家與省市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全力托舉。”何飛說,“我們走的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正是這種‘一盤棋’的支持,讓我們快速成長?!?/p>
統籌|黃師師 記者|劉海鋒 通訊員|劉小進 王星予 海報動圖|張莉 攝影|史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