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丈量發展的足跡。“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回望來路,荊州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工業拔節向上、農業豐產提質、生態披綠添新、文旅煥彩“出圈”、民生暖意濃濃……荊江兩岸處處涌動著奮斗浪潮。
即日起,荊州發布推出“‘十四五’·荊州答卷”專欄,聚焦“十四五”時期荊州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匯聚建設先行區、爭當排頭兵的磅礴力量,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奮楫揚帆,再創佳績。
五年
是一個時間刻度
也是一次發展跨越的歷程
這五年
全市工業規模能級實現歷史性跨越
規上工業總產值從
2020年的2194億元連續攀升
至2024年的3239億元
凈增超千億元,累計增長47.7%
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30多個月
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2023、2024年連續兩年入圍
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
01
“智改數轉”——
數字賦能車間 筑牢轉型底座
智改數轉不是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對傳統生產模式的系統性重塑。它讓工業車間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已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
“十四五”時期,荊州市深度聚焦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大力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市工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明顯加快。
在荊州恒基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業相機實時捕捉螺紋產品高清圖像,AI視覺檢測系統瞬間完成判定。“以前靠人工檢測產品誤差率高!”企業綜合部經理柴敏介紹,通過與荊州聯通合作搭建5G內部IOT網絡,讓企業生產效率提升37%,交貨周期縮短21%,不良率下降34%。

恒基石油機械有限公司產品生產車間
智能化改造,正在重塑伯芯半導體的生產模式。
僅用兩年多的時間,伯芯半導體已實現從“初創”到“標桿”的跨越。超10萬條生產數據經5G專網瞬時傳至云端,AI系統秒級完成訂單插單與設備調度。“升級后生產效率提升35%,產品合格率達98%。”企業副總經理孟慶偉說。作為工信部5G工廠名錄企業,伯芯半導體的轉型正是荊州智改數轉的生動縮影。

伯芯半導體內部生產
智改數轉的推進,離不開堅實的數字基礎設施支撐。
“十四五”期間,荊州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目前,全市累計建設5G宏基站11091個,成功入圍國家“雙千兆”城市;13家企業躋身工信部5G工廠名錄,位居全省第一;認定省級5G工廠17家,位居全省第二;建成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6個,位居全省第二;規上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9.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9.2%。
02
“技改提能”——
政策加力護航 激活產業動能
今年1-9月,全市工業投資增速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業技改投資增速30.8%,位居全省第三。
如果說智改數轉是工業升級的“換腦”之舉,技術改造則是“強體”之策。
在中國石化機械四機公司的數控車間里,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權海峰的技改故事,正是荊州市制造業技改提能熱潮的生動縮影。作為扎根荊州制造業23年的“老工匠”,他從數控加工操作起步,始終以技術革新破解生產難題。

權海峰工作照
面對壓裂泵泵體加工效率瓶頸,權海峰扎根車間“白加黑5+2”的鉆研,通過優化工藝程序、革新加工技法,將加工效率提升46%,生產周期從25天壓縮至15天內,節約成本超280萬元。
這位“大國工匠”的技改實踐并非個例。在荊州“技改提能強基”工程推動下,像權海峰這樣的技術骨干不斷涌現,他累計培養的200余名數控人才,正成為各企業技改攻堅的中堅力量,讓“荊州制造”在技術迭代中愈發堅實。
這背后,是荊州市對技改工作的高度重視——“十四五”期間,荊州堅持把技改作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推動企業“產品換代、生產換線、設備換芯、機器換人”。

美的大數據智能化
在家電領域,荊州美的希克斯的9條SMT生產線、5條DIP自動化線體上,機械臂精準完成貼片、插件工序,MES系統實時采集生產數據,年產值突破7億元,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9.5%以上;醫藥行業的天科制藥有限公司,作為湖北省“先進級智能工廠”,搭建覆蓋DCS、SIS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系統,原料藥生產綜合能耗下降15%,產品達到歐盟EDQM和美國FDA標準,技改讓企業成功叩開國際市場大門。

美的車間生產線
科技創新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過去三年,荊州累計完成技改項目931個,完成技改投資507億元。
為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荊州市打出政策“組合拳”。通過實施“技改提能強基工程”,落實稅收優惠和專項再貸款政策,鼓勵金融機構推出技改專項信貸產品,有效推動企業升級。
03
“鏈群協同”——
織密產業網絡 梯度培育增活力
產業鏈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工業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十四五”期間,荊州錨定“23515”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堅持鏈群協同,圍繞產業上下游,延鏈補鏈強鏈,打造產業集群發展高地。
在荊州經開區,美的集團搭建的“美云智數”平臺像一條數字紐帶,串聯起124家配套企業,形成“3+124”智能家電產業雁陣,成為荊州“鏈式轉型”的標桿樣本。
信義工貿是這條產業鏈上的受益者。依托美的的技術輸出和訂單傾斜,企業建成國家級5G全連接工廠,貼片精度從0.1毫米提升至0.05毫米,次品率下降60%。“美的派專家駐場指導,還共享數據平臺,我們少走了至少3年彎路。”企業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產業鏈協同對中小企業成長的加速作用。
單個企業的轉型是“點”,產業鏈的協同才是“面”。

恒隆集團
這種協同效應正向更多產業蔓延:汽車零部件領域,恒隆集團通過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將產品供需配型時間從10天縮至10分鐘,訂單交付率達100%;石油裝備行業,賽利恩特的柔性制造系統可同步加工不同品種的產品一次性完成,加工數據實現實時采集并共享,產業鏈整體效率大幅提升。
鏈長制的實施,將分散的企業、資源串聯成線、聚合成群,各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更加緊密,讓荊州的產業發展既有“龍頭引領”的底氣,又有“梯隊協同”的活力。
2020年至2024年,荊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從1194家增長至1735家,凈增541家,增長45.3%。“十四五”期間,荊州市制造業四大主導產業產值預計超270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85%以上;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507家,位居全省第5位,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企業協同成長,市場主體活力持續迸發。
04
“綠色制造”——
錨定雙碳目標 擦亮發展底色
行走在法雷奧汽車空調湖北有限公司,廠房屋頂密密麻麻的光伏板組成一片深藍色“海洋”,正大口“吸入”陽光,“吐出”潔凈電力。
綠色低碳是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底色,“十四五”期間,荊州市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不斷擦亮制造業發展底色。

法雷奧汽車空調湖北有限公司
走進荊州市石油裝備配套加工中心的噴涂車間,專職環保督導員每日嚴格記錄廢氣處理設施參數。“我們從原料采購到廢物處置,搭建了全流程環保內控體系。”企業負責人介紹道,“達標排放只是基礎,我們更要通過綠色生產降本增效,把環保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企業正通過減排增效、合規經營,走出一條環保與效益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5年,荊州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制造體系22家,7個化工園區通過省級合規認定,76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全部通過驗收。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創建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7家,是2020年底的28.5倍;建成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1家,實現零的突破;省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從無到有,綠色制造體系從“零散試點”走向“系統成型”。
“十四五”收官在即
“十五五”謀篇蓄勢
荊州將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基戰略
加速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
百億級工業領軍企業
助推荊州“23515”現代產業體系發展
努力實現產業量級、發展層級
城市能級整體提升
在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續寫新的篇章
(記者:張晶晶 通訊員:郭榮銘/編輯:王向明/一審:唐杰/二審:王桃芳/三審:江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