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柯建斌?王恬
通訊員?羅江明?劉云濤
掌上咸寧報道
深秋的嘉魚縣潘家灣鎮,晨露未晞,田間已是一片繁忙。菜農們或躬身管護作物,或將剛采摘的蔬菜裝車發運。在這片被譽為“北有壽光,南有嘉魚”的蔬菜之鄉,一股金融“活水”正沿著精準規劃的渠道,悄然滋潤著每一寸土地。
精準滴灌,破解產業發展之渴
10月18日,嘉魚縣潘家灣鎮的連片大棚內,甘藍等蔬菜長勢喜人。對于湖北金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張建建來說,今年的豐收季格外不同。
“這筆信用貸款來得太及時了!”站在蔬菜大棚前,湖北金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張建建難掩激動。今年6月,建行嘉魚支行為這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授信500萬元,執行"兩農價值信用貸"優惠利率2.75%,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金潤農業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湖北省農科院的定點科技示范基地,一直致力于蔬菜綠色種植和新品種推廣。公司流轉種植面積達8250畝,擁有84個單體大棚、3個連棟大棚和1個標準化生產車間。
“三四月份是南瓜、甘藍的集中種植期,光是購買種子、農藥、化肥,支付人工工資,就需要大筆資金周轉。”張建建坦言,“農業企業普遍面臨‘輕資產、缺抵押’的融資困境。”
這樣的金融支持正在嘉魚縣的田間地頭遍地開花。在潘家灣鎮四邑村,種植大戶老盧剛剛通過農行“惠農e貸”獲得了一筆生產資金。“以前貸款要跑好幾趟,現在手機上點一點,資金就到賬了。”他一邊查看蔬菜長勢一邊說。
數據顯示,截至9月20日,農行嘉魚縣支行已為四邑村59戶種植戶授信1679萬元、用信1435萬元,為28戶養殖戶授信730萬元、用信560萬元。這些精準投放的信貸資金,有效破解了農戶生產的資金瓶頸。
嘉魚縣已構建起多層次、廣覆蓋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截至今年9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達98.6億元,同比增長18.3%;其中蔬菜產業相關貸款余額21.5億元,惠及經營主體4200余戶。
創新服務,打通融資瓶頸之困
嘉魚農商行的創新實踐,讓金融服務真正“長”在了菜畦里。嘉魚農商行打破傳統,推出“嘉農貸”系列信貸產品,用“數據要素*種植積數”計算信用價值,以種養殖面積為主要測算標準。“種植面積越大,授信額度越高。”這種接地氣的授信方式,既精準滿足了菜農需求,又提高了種菜積極性。截至目前,“嘉農貸”已累計投放貸款8913萬元,授信260戶。
在潘家灣鎮,全鎮6565戶蔬菜產業戶中,農商行已建檔6274戶,建檔率高達96%。這種深入基層的金融服務模式,確保了信貸投放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在人行咸寧市分行的指導下,嘉魚農商行還先后推出“再貸款+嘉農貸”、“再貸款+農e貸”、“再貸款+咸創貸”等系列信貸產品。人行咸寧市分行爭取單列嘉魚縣蔬菜產業專用再貸款額度1億元。截至9月末,全縣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4.66億元,同比增長173.67%,創歷史最高水平。
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也在扎實推進。在潘家灣鎮四邑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行的“裕農通”智慧終端格外引人注目。村民只需刷身份證或銀行卡,就可以辦理小額取款、繳費、轉賬、查詢等金融服務,還能申請裕農快貸等金融產品。
“操作簡便,費用優惠,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金融服務。”村民魯文華對此贊不絕口。嘉魚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新增村委服務點57個,累計布點達75個,覆蓋全縣8個鄉鎮。2024年全年實現“兩保”等各類民生交易3.8萬筆,代繳社保資金超千萬元。
分層發力,精準對接全產業鏈
“過去我們沒有思路頭緒,現在成了蔬菜產業的‘金融專家’。”嘉魚農商行董事長孫琦深有體會地說,該行通過深入調研,建立特色支行體系,精選潘灣、陸溪、新街等8家農區支行作為首批蔬菜產業特色支行,實現“一支行對應一細分蔬菜品類、全產業帶服務無死角”的精準布局。并將蔬菜產業服務對象細分為五類主體,針對不同主體特點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
對于基礎菜農,該行以“挎包精神”為指引,深入對接菜農需求,推動“六訪六增”走深走實。
對于專業大戶,該行落實快調、快審、快貸“三快法”,明確基礎授信規則為每畝地可貸1500元,上門核實用地面積后即可辦貸,提供最高100萬元、最長5年的信用保證貸款。新街鎮土地承包大戶周凡,經營“兩瓜兩菜”規模超千畝,僅2天便獲得貸款30萬元。
對于專業合作社,采取“營銷帶頭人+社員增貸+品牌增貸”策略。潘灣支行向鄭勝瑤發放50萬元貸款用于建設物流周轉場,吸引了150余戶菜農入股成立合作社,31戶入社菜農人均貸款14.7萬元。
對于龍頭企業,精準推出“農擔貸”“咸創貸”“好企貸”等額度匹配、還款靈活的信貸產品。今年向國家級龍頭企業聯創食品發放貸款1000萬元,專項用于收購本地蓮子,帶動上游農戶擴大種植面積達到2.26萬畝,實現4531戶農戶穩定增收。
對于蔬菜經紀人,推廣手機銀行、掃碼付,配套發放“碼商e貸”“掃碼流量貸”等產品。潘家灣鎮的蔬菜經紀人殷某,常年對接武漢、長沙等地的批發市場,辦理了掃碼流量貸36萬元,滿足其短期周轉需求。肖家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蔡建紅說:“自從農商行對我們村整村授信以后,對村里蔬菜產業幫助特別大。”
合力賦能,結出鄉村振興碩果
政銀企多方合力,共同推動嘉魚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性銀行的加入,為嘉魚蔬菜產業注入了更強勁的動力。
農發行嘉魚縣支行近日向嘉魚縣美麗鄉村有限公司投放貸款40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蔬菜長廊農業產業提檔升級建設。截至目前,該支行已累計向該項目投放貸款9000萬元。這些資金的投入,正在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在潘家灣鎮蔬菜長廊,新建的灌溉渠系縱橫交錯,硬化后的產業道路直通田間地頭。
農發行咸寧市分行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2025年以來該分行累放貸款89.60億元,貸款凈增63.32億元,增幅15.30%。該分行還制定了《服務嘉魚鄉村振興計劃三年行動方案》,力爭2025-2027年對嘉魚縣的授信不低于150億元,投放貸款不低于50億元。
特色支行建設不僅提升了服務精度,更激發了員工干勁。潘灣支行信貸人員今年平均績效工資同比增幅達13.15%。“通過做小做散,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員工干事熱情更高了。”嘉魚農商行行長艾青表示。
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嘉魚縣蔬菜種植面積擴展至46萬畝,年產值突破60億元,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超1萬元。“菜籃子”真正成了百姓的“幸福籃子”。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嘉魚農商行特色支行建設結出累累碩果。今年一季度,該行存款、貸款規模分別較年初凈增7.51億元、5.48億元;上半年全行貸款客戶數突破1.83萬戶。
漫步在潘家灣鎮四邑村,智慧終端前村民熟練地辦理業務,田間地頭菜農掃碼完成交易,這些畫面共同勾勒出嘉魚縣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生動圖景。
從9000萬元的政策性貸款到幾百元的便民取款,從現代化企業的集中授信到小農戶的零散融資,嘉魚縣金融機構以多元化、多層次的服務,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蔬菜產業的每一寸“土壤”。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金融服務將繼續深度融入蔬菜產業肌理,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金融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