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陽書成
近年來,監利市以全國返鄉創業試點建設為契機,著力構建“品牌培育—產業振興—群眾增收”的工作閉環,吸引能人返鄉創業,擴大產業集聚優勢,打造勞務品牌就業承載地。勞務品牌已成為監利促進就業、返鄉創業、特色產業、招商引資、城鄉發展的“五張名片”。從“引導式自發就業創業”向“有組織的勞務品牌回歸”轉變的過程中,形成了10萬玻鋁商、10萬面點師、10萬縫紉工、10萬水產養殖能手四支“十萬大軍”,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提速。
監利先后榮獲全國第三批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全國青年發展縣域試點城市、全省就業創業先進集體、全省首批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全省技能強省戰略工程示范縣。《監利市“三引三力”推動勞務品牌興產富民》成功入選第五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17個典型案例之一,為湖北省唯一。“全國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20個,監利占兩個(監利玻鋁商、監利面點師);湖北省十大勞務品牌40個,監利占兩個;湖北省重點勞務品牌90個,監利占4個;荊州市勞務品牌兩個。監利還獲評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1個、省級返鄉創業示范項目10個、省級勞務品牌領軍企業1家、省級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18家。2023年12月8日至9日,監利成功舉辦了全省首屆勞務品牌展示交流活動。
情感聚雁:構建鄉友回流“強磁場”
以“鄉情”為紐帶,把數萬在外勞務大軍轉化為“創業資源”,用“精準聯絡+典型引路”喚醒鄉賢反哺動力。精準畫像強對接,建立涵蓋80.1萬名的“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按玻鋁、面點、服裝、龍蝦加工等行業分類標注,同步動態更新“產業鏈需求清單”,把招商需求“點對點”推送匹配鄉友,直接促成返鄉項目落地。
市鄉(鎮)和部門負責人每年赴珠三角、長三角等務工集中地“走親招商”,對接在外監利籍企業家,用“帶著項目找鄉友”替代“空泛號召”。典型引路樹標桿,挖掘推廣“玻鋁領軍者”彭小龍、從華爾街到麥田的“90后”海歸龍定海、女碩士胡珊與丈夫楊波、“草根創業者”一號蝦鋪鄒艷梅等典型。彭小龍帶領10萬監利玻鋁從業者返鄉,打造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吸引110家企業入駐;通過“歸雁領航”專題報道、創業分享會等形式,讓這些“身邊榜樣”成為最鮮活的“創業名片”。
政策興雁:筑牢創業發展“保障網”
聚焦“錢、地、要素”三大創業痛點,出臺“靶向性”政策組合拳,讓創業者“帶著想法回來,拎包就能開工”。
資金扶持解難題,推行“梯度化金融支持”,針對不同群體定制政策——返鄉創業可獲最高3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合伙創業額度上限達400萬元,返鄉創業企業最高500萬元;脫貧人口、返鄉創業者創辦企業、個體工商戶,可享“返鄉創業補貼”5000元。今年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8億元。
場地要素降成本,對勞務品牌關聯項目實行“用地優先、租金優惠”——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通過“集中建設氧化車間、污水處理廠”,為企業節省前期投入60%;新溝紡織服裝產業園改造閑置廠房,租金低至3元/平方米/月,較周邊市場低50%以上,吸引20余家廣州、武漢服裝企業返鄉。
政策賦能強保障,先后出臺了“監利市大力推進返鄉創業工作行動方案”“14條支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和“10條支持生態鋁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政策。建立返鄉創業聯席會議制度,構建市、鄉鎮(管理區)、村(社區)三級聯動服務體系。23個鄉鎮、390個行政村實現就業創業服務窗口全覆蓋。在深圳、佛山、清遠、貴州等4地設立監利市返鄉創業駐外服務站,形成工作合力。
產業棲雁:打造品牌落地“主陣地”
構建“一品牌一產業集群”格局,讓勞務品牌從“技能標簽”升級為“產業引擎”,避免創業“單打獨斗”。
核心品牌鏈式發展,“監利玻鋁商”從單一門窗安裝,升級為“熔鑄—擠壓—精深加工”完整鏈條,華中生態鋁示范產業園2024年產值達80億元,2025年沖刺百億規模;“監利面點師”依托“毛市佬”品牌,建成念念食品、餡大叔食品等智能化生產線,全國近5萬家門店年營業額超300億元,純收入達80億元。
特色品牌多點突破,“監利縫紉工”帶動500余家服裝企業集聚,形成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2024年規上企業產值達29億元。“監利龍蝦養殖能手”推動蝦稻共作面積達108萬畝,小龍蝦產量達18.24萬噸,連續13年居全國榜首,全產業鏈產值突破300億元大關,帶動30余萬農民和工商業主增收致富。
服務暖雁:當好創業全程“店小二”
以“全周期服務”打通創業“最后一公里”,讓創業者“少跑腿、好辦事、辦成事”。一站式代辦提效率,組建“返鄉創業服務專班”,整合市場監管、人社、稅務等部門資源,提供證照辦理、政策申報、貸款對接“全程代辦”,平均辦事時間從15天壓縮至4天。重點項目實行“簽約即供地、拿地即開工”,如湖北眾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8個月,較傳統流程縮短50%。
精準幫扶解難題,建立“一企一策”聯企機制,針對玻鋁企業“原材料采購難”,撮合南桂集團等成立供應鏈公司,集中采購鋁錠,成本每噸降低50-100元,到貨周期壓縮至半小時;針對企業“融資難”困境,開展進園區、進鄉鎮、進企業“三進”活動,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政銀企對接會等形式普及政策。如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與知識價值信用貸,截至目前,累計為115家中小企業放貸5.83億元。
孵化平臺強支撐,打造青年創業孵化園、電商孵化基地、朱河現代水產產業園等載體,提供免費辦公場地、創業指導、市場推廣服務,新溝福興服裝產業園孵化23家初創企業,吸納1200人就業,青年創業者占比超90%。柘木鄉通過盤活村集體閑置資產、引回能人返鄉投資,實現19個村(社)“一村一企”全覆蓋,蹚出一條“村企聯建、產業興村”的振興新路,其典型經驗受到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人才育雁:夯實創業發展“硬支撐”
構建“培訓—孵化—引領”人才體系,為勞務品牌升級提供“源頭活水”。
訂單培訓強技能,依托監利面點學院、玻鋁學院等平臺,開展“定制化”培訓,如針對玻鋁產業開設“鋁合金節能技術班”,針對龍蝦產業開設“稻蝦共作班”,針對縫紉開設“縫紉工班”,累計培訓2.1萬人次,培育技能人才1.5萬名。連續舉辦18屆“毛市佬”面點師培訓暨技能比武大賽、4屆“毛市佬”面點美食文化節,以賽促學提升技能水平。
頭雁孵化樹標桿,組建“返鄉創業導師團”,邀請彭小龍等10多名成功企業家擔任導師,通過“一對一結對”“實地教學”,幫扶創業者實現項目落地。實施“青年創業扶持計劃”,給予最高300萬元“青創貸”,每年吸引近千名青年返鄉創業。梯隊培育促升級,與省“515”行動專家團隊、華中農大、武漢輕工大學、三峽大學和長江大學等“校地合作”,研發玻鋁精深加工技術、面點速凍工藝,推動玻鋁企業向高端型材轉型,工業型材占比超50%。支持龍定海食品等企業開發富硒掛面、小龍蝦拌面等新品,實現從“傳統手藝”到“現代工業”的跨越。
監利市“五雁工程”的實踐印證:情感是“引雁歸巢”的黏合劑,需以精準聯絡凝聚鄉賢力量;政策是“穩雁安巢”的定心丸,需以精準滴灌破解發展瓶頸;產業是“興雁筑巢”的壓艙石,需以集群發展搭建成長平臺;服務是“護雁暖巢”的潤滑油,需以全周期保障掃清障礙;人才是“壯雁離巢”的動力源,需以技能升級強化核心支撐。這一模式讓勞務品牌從“就業金名片”蛻變為“縣域經濟增長極”,為勞務輸出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