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林牧 張雨 葉欣)10月25日,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手術團隊在常務副院長江帆主刀下,成功實施全國首例磁牽引下單孔經膽囊管膽總管探查取石手術(此術式國內外未見相關報道)。該手術創新性地將磁牽引定位技術與單孔腹腔鏡技術相結合,在不切開膽管、不損傷十二指腸乳頭的前提下,實現膽囊結石和膽道結石的同步精準清除。
精準響應患者訴求,磁牽引技術破解傳統手術痛點
來自河北的劉女士(化姓)今年53歲,因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反復出現右上腹疼痛,于10月23日來到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就診。檢查顯示劉女士患有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在了解病情后,劉女士明確提出核心訴求:希望手術既能徹底清除結石,又要避免傳統手術中切開膽管、乳頭擴張可能引發的狹窄、膽汁反流等并發癥,同時實現微創美觀的治療效果。
“傳統膽總管結石治療方案存在明顯局限:膽管切開取石存在膽管狹窄風險;乳頭擴張或切開術可能損傷乳頭功能,導致膽汁反流;即便常規微創手術,也常需放置引流管,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介紹道。
針對患者對“微創、無損傷”的需求,團隊經過專科評估,決定采用磁牽引技術優化手術方案——該技術的核心價值在于解決單孔腹腔鏡操作中視野暴露不足、操作靈活性受限的痛點,為精細手術提供穩定支撐。

磁牽引下單孔經膽囊管取石術 通訊員供圖
10月25日,醫生通過肚臍單孔入路建立操作通道,借助磁牽引暴露膽囊三角穩定牽引,同時利用超細膽道鏡經膽囊管進入膽總管腔內,讓手術視野更加清晰、操作更靈活,在保留膽管和乳頭結構完整的同時,成功取出結石,避免了傳統手術帶來的創傷與風險。整臺手術過程順利,用時僅40分鐘,術中出血極少,無需放置引流管。術后劉女士恢復良好,當日下床活動,第二天進食,未出現膽漏、感染等并發癥。
磁牽引技術三大核心優勢,定義膽道微創新標準
據手術團隊介紹,磁牽引技術在本次手術中的應用,凸顯出三大突破性優勢:一是視野精準可控。磁牽引相當于為手術操作增添了“可視化助手”,通過體外磁控裝置穩定牽引膽囊三角區域,清晰暴露手術視野,解決了單孔腹腔鏡操作中器械相互干擾、視野模糊的難題,讓結石清除更精準、操作更安全。二是實現“無損傷”治療。手術經肚臍單孔入路,通過膽囊管自然通道進入膽總管,無需切開膽管壁,完整保留了膽管及十二指腸乳頭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從根源上避免了術后膽管狹窄、膽汁反流等并發癥,真正實現“無創傷、保功能”。其三,術后恢復高效美觀。整臺手術僅用時40分鐘,術中出血極少,無需放置引流管。患者術后當日即可下床活動,次日恢復進食,且單孔切口隱于肚臍褶皺內,術后幾乎無可見疤痕,完美契合患者對“微創、美觀、快速康復”的需求。
“磁牽引相當于給手術加了一只‘看得見的助手之手’,既提升了單孔操作的安全性,又減少了額外切口,讓真正意義上的‘無損傷、無引流、無疤痕’成為可能。”江帆介紹道。
行業意義深遠,推動超微創理念常規化
作為湖北省單孔手術量領先的膽石病專科團隊,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在單孔腹腔鏡、磁控技術、功能保留性手術領域的持續創新,此次全國首例磁牽引下單孔經膽囊管行膽總管取石手術的成功,不僅進一步拓展了單孔腹腔鏡在膽道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邊界,更為膽總管結石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
“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手術切口的‘小’,更是對患者身體組織的‘輕損傷’、功能的‘全保留’和恢復的‘高效率’。”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表示,磁牽引技術與單孔腹腔鏡的結合,讓膽道微創治療從“微創”邁向“超微創”“無損傷”時代,未來醫院將繼續推動該類創新技術的臨床應用與推廣,讓更多膽石病患者受益于精準、安全、高效的超微創治療方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