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杜燕飛)“近期外匯局將新出臺9條政策措施,主要是擴大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范圍和軋差結算業務種類,優化貿易新業態主體外匯資金結算,放寬服務貿易代墊業務管理,更大力度推動貿易創新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27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近期還將發布實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貿試驗區實施集成式外匯管理改革創新,助力拓展自主開放新局面。
朱鶴新說,今年以來,在錯綜復雜形勢下,全球貿易依然較快增長。根據聯合國最新預測,今年全球貿易有望超3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種韌性的背后,是科技驅動和開放合作兩大關鍵力量。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為全球經貿注入新動能。另一方面,開放共贏是全球經貿穩健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對增強全球經貿韌性、維護全球經貿規則作出了重要貢獻。”朱鶴新表示,要有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主動分享超大規模市場機遇,持續打造新興領域合作增長點,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多邊合作。
“與此同時,我們深入推進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深化外匯市場發展,為各類主體有效配置外匯資源和管理匯率風險,更好參與全球經貿合作創造了良好條件。”他說。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外匯市場交易量較2020年增長37%,涉外收支規模較2020年增長64%。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涉外收支規模為11.6萬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高水平開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我們將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著力構建‘更加便利、更加開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朱鶴新表示,要完善“越誠信越便利”的外匯政策體系,推動外匯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外匯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
在完善外匯管理體制機制方面,他表示,推動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提質擴面,目前憑指令即可辦理業務的企業數較2020年末增長5倍以上。
在推動外匯領域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方面,朱鶴新表示,要加強改革整體謀劃,統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項目高質量開放,深化直接投資、跨境融資、證券投資等重點領域外匯管理改革。
“我們通過加強外匯領域‘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賦能智慧監管,強化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提升打擊違法違規活動效能,有效防范外部風險沖擊,為促進開放合作、提升經貿韌性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朱鶴新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