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余瑛)在眼科疾病的領域中,旁中心注視弱視猶如隱匿的 “頑疾”,讓眾多患兒家庭陷入困境。小新,這位來自云南偏遠縣城的 5 歲男孩,其求醫之路便是這一困境的真實寫照。
小新父母在 2 年前發現孩子走路時常摔跤,心急如焚的他們帶著小新輾轉多地求醫,嘗試了各種方法,卻始終不見成效,絕望的陰影逐漸籠罩這個家庭。直到在短視頻平臺上,他們了解到武漢華廈眼科醫院的戴鴻斌院長是旁中心注視弱視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被眾多患兒家長贊譽為該病癥治療的 “終點站”,這才讓他們重新燃起希望。
小新是云南少數民族——布朗族,當地盛產普洱茶,一家跨越千里,搭乘飛機奔赴武漢。抵達武漢后,顧不上吃飯洗漱,便直奔武漢華廈眼科醫院。當他們見到戴鴻斌院長時,已是下午 4 點半。

(小新第一次來武漢,戴鴻斌院長面診中)通訊員供圖
戴鴻斌院長深知旁中心注視弱視治療的復雜性與艱難性,對每一位前來求診的患兒都親診把關。他親自為小新進行篩查,憑借親研的診療設備,僅用 1 分鐘就精準判斷小新是旁中心注視弱視,但難度卻是罕見的。
小新左眼的注視點在 5 環以外,屬于旁中心注視中糾旁難度最大的一種。不僅如此,小新還伴有斜視,且做過先天白內障手術,眼內人工晶體會反光,這無疑增加了戴鴻斌院長糾旁的難度。但憑借30年+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素養,戴院長認為這些困難尚可克服。
然而,更大的難題是,年僅 5 歲的小新布朗族語言流利,但因未系統學習漢語,與戴院長溝通存在障礙。可糾旁過程需要小新清晰聽懂并理解指令,關鍵時刻,小新姑姑挺身而出,充當翻譯。即便如此,仍需戴鴻斌院長具備超乎常人的耐心與溝通能力,否則小新很難配合治療。
面對重重困難,戴鴻斌院長迎難而上,運用獨創的“眼科戴氏 7S 療法”,耐心地向小新父母解釋治療方案,從 “被動后像療法” 的原理,到獨創的多模式遮蓋方案細節,一一講解清楚。
問診+方案制定,花了近1個小時,小新爸爸終于搞清楚兒子眼睛情況及后續治療的花費、周期等。這一刻,他們終于明白為什么戴院長能受到眾多患兒家長的信賴。
在后續的糾旁過程中,戴鴻斌院長每天運用專業設備,結合 “被動后像療法”,為小新進行精細治療。每一次操作,戴院長都親力親為,一字一句教小新漢語,確保治療精準無誤。
小新的父親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療,在武漢找了一份夜班工作,白天陪孩子在醫院訓練,夜晚去工廠打螺絲。戴鴻斌院長看到這位年輕父親的艱辛付出,由衷敬佩,貼心地為小新爸爸準備了休息場所,并關懷道:“訓練的時候孩子交給我,你好好休息,別為了孩子把自己身體累垮,我會把小新當成自己孩子照顧。”
閑暇時,小新把戴鴻斌院長當成另一個 “爸爸”,趴在他身上開心玩耍。兩人之間逐漸建立起溝通默契,即便小新漢語表達不佳,戴院長也能立刻領會他的意思。
就這樣,在戴院長悉心治療與小新父親的全力陪伴下,2 個月的糾旁訓練過去了,小新已經能準確找到自己的正確的注視點,終于看到希望,這讓小新父母興奮不已。
常言 “醫患一心,其利斷金”,兩個“爸爸”攜手,只要醫患攜手,定能戰勝孩子的眼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