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喬雪峰)“壩上有三寶,山藥、莜面、大皮襖。”一大早,河北張家口貨車司機渠勝華像往常一樣,熟練地打開運滿滿APP找活兒。很快,渠勝華便接下從張北縣發往重慶的土豆訂單,與貨主溝通好裝卸地點、時效要求,支付定金后,這趟跨越千里的行程便敲定了。
他口中的“山藥”,正是張家口一帶對土豆的俗稱。作為我國重要土豆產區之一,張家口自9月豐收到10月下旬,已累計向重慶運輸上千車次、數萬噸新鮮土豆。
訂單確認后,渠勝華即刻驅車直奔張北縣G335國道旁的景爍農業土豆窖。這個存儲量達7000噸的倉儲基地,經營者在周邊種植約3000畝土豆。豐收后的土豆在此暫存,經農產品經紀人售出后,通過貨運平臺調度車輛,從河北走向全國各地。
作為全球第四大主食,土豆兼具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是食品界的“跨界之王”——既能作主食,又能化身菜肴與零食,且價格親民、易于儲存。
那么,我國土豆主要產自哪些地區呢?據數字貨運平臺運滿滿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土豆發貨前五的省份分別為內蒙、云南、河北、陜西和山東,其中蒙、滇、冀三地的發貨量占全國發貨量的62%,顯現出了土豆種植的頭部聚集效應。具體到城市,土豆發貨量前五的城市分別為云南德宏、河北張家口、內蒙烏蘭察布、陜西榆林和內蒙錫林郭勒。
值得注意的是,土豆種植區域跨度廣闊,北至內蒙,南至云南。農業專家解釋,這源于土豆耐旱、耐寒、耐貧瘠的特性,作為相對易種植的作物,其環境適應性強,在我國多地可種植,“這種特性對農民增收有獨特價值”。
據該貨運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張家口土豆收貨量前三的城市為棗莊、烏蘭察布和重慶。9月,張家口向棗莊運輸了14萬噸土豆。據業內人士介紹,運往三地的土豆“使命”不同:發往棗莊的,主要在此清洗、存儲,作為初級產品分發至全國批發市場,扮演集散樞紐角色;發往烏蘭察布的,依托“中國薯都”產業優勢,進入深加工鏈條,轉化為淀粉、薯條、薯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發往重慶的,則進入當地農貿批發市場,經超市、菜市場端上市民餐桌。
接下來的48小時內,渠勝華將駕駛滿載土豆的貨車一路向西,由河北入山西,穿黃河進陜西,再入川,最終抵達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這里不僅是重慶最大的綜合性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還是全國“南菜北運”重要樞紐。
平臺數據顯示,重慶位列全國土豆收貨前五城市,其他四城則分別為四川成都、山東棗莊、貴州貴陽和云南曲靖。相比較于種植端的頭部聚集效應,土豆消費明顯具有分散屬性。
若將土豆視為主食,它可謂“南北通吃”,在各地飲食中都占一席之地。在重慶、成都,火鍋、串串里,土豆往往是必點選項之一,深深融入當地飲食文化。
此外,土豆運輸還呈現鮮明季節性規律,2024年運輸高峰集中在9月、11月及來年1月,契合土豆9月集中成熟的特點。運輸“主力車型”中,渠勝華駕駛的13米高欄車位居榜首,以每車運輸30噸計算,可裝載約10萬顆土豆;13米高低板、9.6米高欄車也是常用車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