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室里,一句話就能生成公文。
手術臺旁,2分鐘就能點檢數百件手術耗材。
生產線上,設備運行實時監測,運維效率提升85%。
……
在湖北,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經從實驗室走進生產生活,正成為如同水電般不可或缺的“智能基礎設施”。
在人工智能正深刻重構全球生產生活的浪潮下,大模型已經超越技術范疇,成為衡量國家科技競爭力的核心標尺。當DeepSeek以技術革命打破成本神話,當阿里的萬億參數模型沖擊全球性能巔峰,地處中部的湖北也“模”力全開,以“自主創新+應用高地+生態協同”的硬核實力,在全球AI競技場上書寫湖北力量。

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的“湖北脊梁”
通用大模型,是支撐千行百業智能化躍遷的核心底座,更是AI領域實現技術突破、掌握戰略主動權的關鍵。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根技術”戰場,湖北以全棧國產化突破鑄就安全屏障。
就在上個月,全球首個深度推理+多模態大模型——紫東太初4.0多模態推理大模型在武漢發布,在帶圖思考、多模態復雜推理和工具調用方面已全面超過GPT5。

9月19日,紫東太初4.0多模態推理大模型發布
這樣強大的性能背后,是全棧國產的自主可控。紫東太初大模型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發,自2021年首次問世后,已經歷4次迭代,一直堅持全棧國產化道路。它以自動化所自研算法為核心,以昇騰AI硬件及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為基礎,依托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國產算力支持,打造了一個全棧國產化通用人工智能底座。
不僅性能不斷突破,湖北造的通用大模型,還用自研算法,打破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成本困局。武漢企業傳神語聯開發的“任度”大模型,采用全球首創的“數推分離”雙腦架構,將訓練算力需求壓縮至傳統模型的1/10,更成為全國首個通過“零開源依賴”認證的大模型。

武漢企業傳神語聯開發的“任度”大模型“0開源依賴”
從“紫東太初”的多模態融合到“任度”的架構革新,湖北正以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在全球大模型“性能競賽”與“效率革命”的雙重博弈中占據主動。
百花齊放:垂類應用的“湖北優勢”
如果說通用大模型是對各行各業有基礎認知的大學生,而垂類大模型則是精通某一垂直行業的專家。想在各行各業應用大模型技術,離不開垂類大模型的開發應用。在湖北,依托廣闊的應用場景,各行各業的垂類模型正競相涌現。

顯示領域首款強推理垂域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 3.0應用場景
湖北,是工業大省。依托工業場景,格創東智和TCL工研院、TCL華星聯合推出的全球首個半導體顯示領域專用大模型“星智”,就像工廠“大管家”一樣,實時監測分析產線運行狀況,幫助實現每月5%的良率提升;華中數控推出全球首臺AI大模型數控系統,宛如機床加工“軍師”,讓加工效率提升 10%~20%,輪廓精度提升75%。

1月18日,蘭丁“思邈”大模型發布
湖北,是中部醫都。依托醫療資源,蘭丁智能的“思邈”病理診斷大模型30秒揪出癌細胞,成為病理診斷的“智囊團”;九州通推出的“骨科嫦娥”,能夠自動識別并管理一萬多種醫療器械,精度達 99.9%,服務 200多家醫院。

首個專屬出版業的AI大模型——BOOKSGPT
湖北,是教育強省。依托教育應用,訊飛星火大模型在湖北推出小雅智能教學平臺,是老師備課的得力助手、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導師;數傳理工首創的出版行業大模型BOOKSGPT,創造一個個AI編輯、AI畫師、數字人“書小二”。
“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武漢市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齊榮曾在采訪時表示,“未來,發展具體面向應用場景的模型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而湖北的優勢,就在于應用場景豐富、高質量數據齊全,為人工智能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工業制造、生物醫藥、教育等領域,湖北已經涌現出一批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的垂類模型。”
眼下,湖北還在智能網聯汽車、智慧醫療、智能制造等多個優勢領域,推進建設200個垂直大模型和200個全國領先應用場景,培育推廣人工智能應用的“湖北模式”“武漢樣板”。湖北的大模型發展,正從“技術突破”走向“價值創造”。
硬核支撐:生態協同的“湖北底氣”
大模型的崛起,還離不開算力與生態的“硬支撐”。在湖北,既有算力基礎的硬核支撐,也有面向未來的生態局部。
高性能計算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算力總規模突破1.5萬P,中部第一,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七成。到2027年,湖北還將力爭算力總規模達到25E,其中新建算力設施智算和超算占比不低于90%。

武漢超算中心
不僅建算力,在算力基礎硬件中,湖北還家當滿滿。用于數據傳輸的光纖,湖北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用于光電信號轉化的關鍵技術光模塊,湖北是國內最大的研發生產基地;用于計算數據儲存的存儲芯片,湖北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

光電器件研發生產全球先行者——光迅科技
生態培育方面,今年上半年,工信部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務武漢平臺正式上線,是繼深圳后全國第二個區域平臺。聚焦模型開放、模型測試、內容治理,解決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算力支撐—算法創新—應用落地”的全鏈條生態下,湖北已培育重點大模型48個,形成“通用引領+垂直深耕”的核心矩陣,并催生出澎湃的產業動能:2024年,湖北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1105億元,同比增長超57%,今年前9月,產業規模就已經達到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近30%,全年更是預計有望突破1500億元。
當全球AI競爭進入“深水區”,湖北用自主創新回答時代命題,用行業應用夯實發展根基,用生態協同打開未來空間。從全球首創算法到行業首創突圍,從算力樞紐的拔地而起到萬千場景的落地生根,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為引領的湖北“模”力還在不斷釋放,真正實力還未完全顯露。讓我們共同期待,在這場關乎未來的全球競賽中,湖北以AI為筆,書寫中部崛起新的傳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