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栗翹楚)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迭代正推動智算產業全面發展。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及“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推進,“數字經濟”正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熱詞,各地智算中心園區也拔地而起。IDC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AI IaaS市場同比增長122.4%,智算中心建設隨之進入高速發展期。
與此同時,高功率密度、極速交付、綠色低碳與安全可靠成為智算中心建設需要跨越的新挑戰,促使數據中心設計規劃向“超前規劃,提前布局”演進,其物理形態、技術標準和建設模式也在快速迭代。
當前,AI算力密度的躍升,對傳統數據中心架構提出了嚴峻挑戰。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數據中心能源拓展部部長石憶表示:“‘標準化+模塊化分布式架構’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高密部署下的兼容性、彈性與成本難題。相比傳統集中式或固化架構,我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通過架構創新,將‘不確定性’轉化為‘確定性’,從而實現長期的敏捷與成本最優。”
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周期長達18至24個月,而如今行業客戶普遍要求6到12個月內建成。石憶介紹,華為的全預制化、模塊化解決方案將建設周期縮短至6個月甚至更短。所有部件在工廠預制、測試,現場僅需簡單拼裝,像搭積木一樣快速構建數據中心,助力企業搶占市場先機,將時間門檻轉化為發展優勢。
作為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核心基礎設施,風云三號數據中心采用全棧自主創新解決方案,構建起安全可靠、高效智能的算力底座。據了解,項目采用4套華為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塊,通過模塊化設計和一體化集成,實現一站式按需部署,縮短了交付周期,滿足業務快速上線需求。
石憶介紹:“在制冷方面,面對AI算力帶來的能耗與安全挑戰,間接蒸發冷卻解決方案不僅通過利用自然冷源大幅降低PUE,更采用了N+1的冗余架構,確保了在極致節能的同時,保障制冷系統的可靠性。”
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將智算中心的電力需求推入了一個全新的量級。過去,一個數十兆瓦的數據中心已堪稱大型。現在,一個大型智算中心的規劃容量動輒達到數百兆瓦甚至吉瓦級別,其耗電量堪比一個數十萬人口的中小型城市。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數據中心的年耗電量可能達到約4000億至6000億千瓦時。
“傳統數據中心單機柜功率通常在4kW至10kW,而當前AI集群的機柜功率密度已普遍達到20kW至50kW,并迅速向200kW邁進。”在石憶看來,這種躍升不僅是對供電系統的極限壓力測試,更是對散熱技術的嚴峻考驗,液冷等新型散熱技術正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
安全可靠是智算中心建設不可動搖的基石。“保障設備安全的終極目標,正是為了確保業務連續性。”石憶表示,華為引入的“最小故障域”理念,實現從“粗放式冗余”到“精細化免疫”的演進,傳統思路類似為整棟大樓配備強大的消防系統,一旦某個房間起火,系統會啟動撲滅,但整個大樓的業務可能都會受到波及甚至中斷。而“最小故障域”理念,旨在為每個房間建立防火隔斷和獨立的滅火裝置,確保火情在發生的瞬間就被控制在最小的單元內,其他所有房間的業務完全不受影響。
業內分析認為,從東部的智算集群到西部的綠色算力基地,新一代智算中心正重塑中國算力地理格局。AI算力競爭的下半場,“勝負手”不再僅僅是算力規模,更是建設速度、能耗指標與安全可靠性的綜合較量。未來智算中心將沿著泛在化、自進化、可持續、可信賴的方向演進,成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