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成超 通訊員田健 薛葵)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10月29日上午9時,一場抗美援朝文物捐贈儀式在武警湖北總隊武漢支隊執勤九中隊舉行。3名抗美援朝老兵后代將勛章、相機、書籍等24件珍貴文物鄭重交到中隊第28任指導員楊征宇手中。

活動現場。楊壘 攝

3名抗美援朝老兵后代將文物捐贈給執勤九中隊。楊壘 攝

捐贈儀式現場。楊壘 攝
在文物捐贈儀式現場,氣氛莊嚴肅穆。數件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抗美援朝時期珍貴文物被正式捐贈給執勤九中隊。這些文物包括當年戰場留下的軍用水杯、軍功章、相機以及書籍等,它們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這些物件在家中是傳家寶,在九中隊才是‘活教材’,能讓更多官兵讀懂英雄故事!”英雄后代劉利軍的話語,道出了紅色傳承的深意。在場所有人無不被文物背后的故事所感動,眼神中充滿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先輩的緬懷。



捐贈文物。楊壘 攝
抗美援朝將領后代代表、志愿軍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之子崔遂川在捐贈儀式上講話。他說,這些文物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寶貝”不該只鎖在家中的柜子里,而應回到孕育它們的英雄集體當中。此刻,把文物交到大家手中,就像把先輩的囑托托付給了可靠的人。愿執勤九中隊的官兵們,能讓這些“無聲的英雄”重新“開口”,講好革命故事,當好英雄傳人。

志愿軍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之子崔遂川在會上講話。楊壘 攝
武警湖北總隊武漢支隊九中隊是一支有著光輝歷史的功勛部隊,從抗美援朝戰場的“上甘嶺特功八連”,到新時代“四鐵”過硬基層連隊,中隊官兵始終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鑄入戰位,在建設過硬基層的征程上續寫著“紅旗永不倒”的時代篇章。1994年以來,中隊連續30年被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和“四鐵”先進單位,23次榮立集體一、二等功,黨支部19次被表彰為“基層先進黨組織”。今年,該中隊被武警部隊確定為重大宣傳典型,其事跡與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璀璨光芒。

參觀中隊榮譽室。楊壘 攝

一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靜靜陳列在榮譽室。成超 攝
捐贈儀式結束后,記者來到九中隊駐地。走進中隊榮譽室,一面面錦旗、一塊塊獎牌、一張張老照片,勾勒出這支隊伍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一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靜靜陳列,褪色的旗面上繡著“奮勇向前,將紅旗插到解放的陣地上”幾個大字,在燈光下格外醒目?!?952年上甘嶺戰役,志愿軍134團8連官兵蜷縮在坑道里,斷水斷糧72小時,仍始終緊握鋼槍、堅守陣地。43天血戰過后,他們將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主峰?!标犑分v解員、下士馬齊晉飽含深情地進行講解。

志愿軍15軍45師134團8連連長李保成之子李鵬。成超 攝
“這是我的父親李保成,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上甘嶺特功八連’連長,他堅守坑道14晝夜,誓與陣地共存亡,父親就是我心中的‘戰神’?!敝驹杠?5軍45師134團8連連長李保成之子李鵬指著墻上一張泛黃的老照片,向記者介紹到。

活動現場。楊壘 攝
年輕的官兵感悟道:“每當走進榮譽室,看到老前輩們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創造奇跡,我們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我們一定接過他們的旗,將‘上甘嶺’這面光榮戰旗賦予的勇氣與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守護好他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p>

參觀中隊“柴云振班”。楊壘 攝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精神洗禮。從抗美援朝的坑道堅守,到新時代的戰位沖鋒,執勤九中隊以忠誠和擔當,續寫當好上甘嶺精神傳承“擎旗人”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