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通訊員 王璐 陳雪瑩 周小平
深秋的第一縷陽光,灑在連綿的茶山之間,就像給這片土地鍍上了一層暖暖的“金箔”。
沒錯,位于武漢新洲大霧山里的一片片茶園,就是這片荒野變金山的生動體現。
這樣積極的變化,來自一位全國勞模的引領與帶動。他,就是武漢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全波。
胡全波曾經是一名普通農民工,而后慢慢成長為高級農技師、國家級評茶師,直至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在這樣一路奮斗里,胡全波完成了從“討生活”到“創生態”的蛻變,以“一片葉子”撬動4000萬元年產值,更帶動父老鄉親一起勞動致富,在陣陣茶香中改寫命運,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勞動者贊歌。

胡全波正在田間查看(通訊員供圖)
荒山變茶園,一名農民工的逆襲
1972年,胡全波出生在新洲區舊街石咀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初中未畢業便迫于生計輟學務工。一開始,他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卻始終沒有放棄學習的念頭。“白天打工,晚上自學。這樣的習慣一直堅持了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靠著這份勤勉與堅持,胡全波不僅獲得了本科學歷,還考取了高級農業技師和國家一級評茶師等專業資格,開始了自己的轉型與逆襲。
2009年,在外打拼20多年的胡全波帶著積蓄返鄉創業,注冊成立武漢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從大霧山、石咀、姚河、馮崗4個村租賃荒坡崗地1200畝,開啟了種茶創業之路。“新洲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茶葉,只要應用科學的種植方法,我有信心獲得成功。”

大霧山茶場一派欣欣向榮(通訊員供圖)
然而,信心滿滿的胡全波在創業伊始就遭遇挫折。由于冬春連旱,又缺乏田間管理經驗,第一年試種的200畝茶樹幾乎全部枯死,直接損失超過200萬元。“只要方向是對的,這樣‘交學費’也值得。”面對挫敗,胡全波沒有退縮,而是先后奔赴浙江、福建等地取經,系統學習茶葉種植、管理和加工新技術,寫下了12萬字的制茶筆記,昔日農民工也蛻變成茶葉專家。
經過系統學習歸來后,胡全波繼續投入,建設高標準茶園,引進優良茶樹品種和先進茶葉加工設備,建起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茶葉從種植到銷售全流程可追溯。同時踐行有機、生態、綠色的種茶新理念,創新實施“三改三減”技術,提升茶葉品質,使畝產量增加了30%。
“那時候很多人不理解我,投入這么大來種茶葉。”胡全波說,正是因為堅信學好技術、舍得投入、用心管理就能夠有所收獲,曾經的荒野才會變成現在的金山。
科技助產業,小茶樹托起大事業
如今的新洲區舊街石咀村里,一行行的茶樹苗欣欣向榮,整個千畝茶園安裝上了智慧噴灌系統,長達5公里的通道已經建成,這就是武漢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
“采茶季里,有很多游客、茶友會來到這片茶樹的海洋,感受采茶,制茶,配茶,品茶的樂趣。”胡全波望著連綿的茶山,言語之中滿是欣慰。按照規律,每年的2月到10月都是采茶期,現在正是最后沖刺采茶的時候,每天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一天最多能夠采3斤左右,收成很不錯。

胡全波帶領鄉親們一起勞動致富(通訊員供圖)
茶場的另一邊,是茶葉加工車間。采茶季的每一天,工人們都會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胡全波引入了一系列高科技采茶、制茶的裝備設施,全面系統地應用現代茶產業的加上技術,提高效率——春秋兩季的加工繁忙期里,車間先進的篩選、烘烤設備全力運轉,猶如音樂一般的炒茶聲不絕于耳,濃郁的茶香沁人心脾。
如今,武漢大霧山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面積增加到2040畝,年產值超過4000萬元。胡全波帶領鄉親們一起采收、加工、制作的“刀樓寨”茶葉,多次榮獲“中茶杯”國際鼎承茶王賽特等獎,真正實現了一棵小茶樹托起大事業。
初心來筑夢,帶領鄉鄰一同致富
“帶著鄉親們富起來,才算真本事。”胡全波牽頭組建的武漢通禪茶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將250戶茶農納入其中,實行統一技術、統一鮮葉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管理,入社茶農戶均增收40%以上,并輻射帶動周邊街鎮發展高標準茶園15000畝。
近兩年來,胡全波這位“茶葉魔術師”又做起了茶旅融合文章,聯手舊街其他致富能人,共同打造問津茶苑生態產業園。目前產業園規模初具,游客在這里既可體驗采茶、制茶、品茶的樂趣,還能了解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成為周邊市民休閑打卡的新景點。

鄉親們在胡全波的帶動下獲得了更多收入(通訊員供圖)
除了產業帶動,胡全波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為當地的貧困家庭捐贈物資和資金,累計捐贈金額超過50萬元。他出資修建“救命路”、“取水路”,設立“春芽獎學金”資助貧困學生,連續十幾年無償獻血6400毫升。先后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湖北省勞動模范、武漢英才等多項榮譽稱號,榮譽加身的胡全波始終不忘一個勞模的初心與擔當。
今年4月底,胡全波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從扛著行李外出打工到開著轎車回鄉帶領鄉親致富,胡全波用十五年光陰完成人生蝶變。他說,在鄉村振興的沃土上,每個懷揣夢想的奮斗者都能演繹各自的精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