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高琛琛)男孩脖子總是猛然一抽,以為是頸椎病,治療一年不見效,輾轉就診才發現是抽動障礙。今天是“10·30抽動障礙關愛日”,武漢兒童醫院舉辦抽動障礙關愛日公益科普講座活動,不少家長來現場聽健康科普講座,與專家面對面交流。
專家表示,每10個孩子中約有1人患抽動障礙,他們容易遭受誤解,老師、家長越是嚴厲管教,患兒壓力越大,更不利于病情恢復。面對抽動障礙患兒,需要醫院、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理解和關愛,摒棄歧視與偏見。

武漢兒童醫院舉辦抽動障礙關愛日公益科普講座活動。通訊員供圖
易誤診:男孩“頸椎病” 戴脖套沒效果
抽動障礙癥狀多樣復雜,患兒還可能同時存在多種共患病,臨床上很容易誤診誤治。在當天的活動中,中國抽動障礙協作組組長/武漢兒童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劉智勝教授介紹了一個典型案例。
11歲男孩齊齊(化名),去年開始,總是脖子忍不住地扭動,伴有聳肩,每天如此,他感覺脖子“壓力山大”,很有些疼痛不適。到當地醫院就診后,骨科醫生認為是頸椎病,讓他長期戴頸托治療。可戴上頸托后,齊齊上學時總有同學悄悄議論:“這個同學是不是殘疾人?”
已經開始懂事的齊齊幾乎天天低著頭,不敢與人對視,越來越沉默內向,成績也越來越差,可脖子扭動伴聳肩的情況并未好轉。
去年年底,父母帶他來到劉智勝教授門診,經過專業檢查及評估,孩子確診為抽動障礙。“戴脖套不能解決問題,齊齊除了脖子抽動伴聳肩,此外還有眨眼、腹部抽動等情況。”經過近一年的治療,目前,齊齊的抽動障礙病情得以緩解,已經變回了陽光男孩,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現有醫學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抽動障礙患病率約2.5%,患者人數約1000萬,幾乎每10個孩子里就有1個抽動障礙患者。今年,國家衛健委提出《“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高兒童抽動障礙和多動癥等神經發育障礙疾病診療服務的可及性和獲得感,是重要的服務內容之一。
不好治?難治性抽動障礙也有“真和假”
抽動障礙需進行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但由于癥狀復雜多變、患兒表達能力有限,加上基層地區評估資源相對薄弱,不少患兒未能被及早發現并進行干預,也有確診后用藥尚需調整的情況。
25歲的小伙云濤(化名),自從高考結束后就出現了一系列奇怪的癥狀。一向文質彬彬的小伙開始突然吐口水、說臟話、清嗓子,控制不住自己眨眼、身軀轉動,還伴隨有看書時反復撕紙、電腦打字重復按一個按鍵七八次,吃飯時夾菜要連續抖動4次等強迫癥狀。大學畢業后,他無法出去工作。后來,他在當地醫院被查出抽動障礙,但用藥后效果并不明顯。
在武漢兒童醫院神經內科,受益于“延續性診療”政策,今年初,云濤掛上了孫丹主任醫師的號。經過評估,云濤是一個“假的”難治性抽動障礙”。孫丹主任為云濤進行用藥調整后,他癥狀很快好轉。30日活動現場,該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孫丹講解《難治性抽動障礙的診療進展》時,分享了這一案例。
她介紹,對于真正的難治性抽動障礙患兒,武漢兒童醫院神經中心每周都開展難治性MDT門診,包括神經內科、精神心理科、康復醫學科、中西醫結合科等多學科專家會為孩子共同“把脈”,給出診療方案。
活動當天,現場的“大咖”們帶來各個主題不同的精彩科普專題講座。中南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范靜怡講解《兒童青少年抽動障礙的心理因素及綜合干預》,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熊小麗分享了《抽動障礙中西醫結合治療》,黃勝主治醫師則向家長們講述《抽動障礙科普:認識抽動,戰勝抽動》,教家長們科學認識和照顧抽動障礙患兒。
技術上新!“智動”AI大模型提供24小時服務
“近幾年,有不少家長開始慢慢認識抽動障礙,他們有進一步了解這一疾病、精準問診的需求。”劉智勝教授說,為了進一步服務患兒與家長,同時助力早篩、早診、早治,實現院前、院中、院后全天候專病管理,今年9月,武漢兒童醫院與武漢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婦兒健康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并正式發布國內首款專注于兒童抽動障礙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的專病大模型——“智動”AI大模型。
該模型可提供AI智能問答、癥狀問診、健康科普和疾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開發‘智動’AI大模型,基于百萬級高質量醫學知識庫和真實臨床數據,結合多模態分析技術,可為家長生成初步癥狀報告并提供智能導診建議,如同一名24小時在線的“專科醫生”。有效緩解很多家庭面對疾病時的焦慮,同時也將助力推進抽動障礙規范化診療管理。
點開武漢兒童醫院便民服務小程序,在診療服務頁面,即可點擊進入“智動”大模型,市民可直接向AI助手科普咨詢,也可以直接進行抽動障礙和多動癥的AI癥狀問診。目前,不少患兒家長已經開始使用,“我仔細對比了,比deep seek更權威更靠譜!”一位患兒家長說。
劉智勝教授介紹,對于患兒來說,除了醫院,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更是治療的“土壤”。他呼吁,大家一起努力,給抽動障礙患兒以關愛和理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