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起漁鼓唱新歌,文明新風滿山坡……”10月27日,清晨的鶴峰縣走馬鎮唐人步行街,57 歲的周進清手持漁鼓筒,帶著“一片紅合唱團”的隊員們唱起自編的文明小調。歡快的鼓點、接地氣的唱詞剛響起,周圍的鄉親們就圍了過來,有的跟著打拍子,有的輕聲附和。這是鶴峰縣 “文明特使” 扎根基層傳播文明的日常一幕。
2024年8月以來,鶴峰縣創新推出“文明特使”機制,從群眾身邊選聘有熱情、有威望、有特長的民間能人,讓他們化身文明傳播的 “蒲公英”,用鄉音鄉情破解基層精神文明建設難題,在鄂西武陵山區奏響了文明新曲。

周進清每天都會組織合唱團練歌。
破局:從“干部干、群眾看”到“群眾當主角”
“以前搞文明宣傳,要么是發傳單,要么是開講座,群眾扭頭就走,效果大打折扣。”鶴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彭華回憶,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鶴峰曾面臨基層工作力量薄弱、陣地作用發揮有限的困境。全縣9個鄉鎮的18名宣傳委員和干事身兼多職,既要抓經濟建設,又要推進精神文明工作,常常分身乏術;村級文明實踐站因山大人稀,有的只能覆蓋幾戶村民,成了“擺設”;行政化的活動形式,也讓群眾參與熱情不高。
轉機出現在2024年8月。一段抖音短視頻引起了縣委宣傳部的注意:走馬鎮居民周進清在集鎮步行街上,帶著幾十位中老年人唱革命歌曲、演漁鼓戲,現場熱鬧非凡。“這不就是最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嗎?”縣委宣傳部當即組織調研,發現周進清8歲學花鼓、13歲學漁鼓,是恩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馬漁鼓”和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鼓燈”的縣級傳承人,不僅擅長用方言編唱曲目,還在群眾中頗有威望。
“與其讓干部‘唱獨角戲,不如讓群眾當‘主角’?!被谶@一思路,鶴峰縣決定啟動 “文明特使” 選聘工作,由縣委宣傳部、縣委社會工作部、縣文旅局聯合牽頭,制定詳細方案,明確“有政治素養、有群眾基礎、有文藝特長、有組織能力、有奉獻精神、有時間精力”的“六有”標準,從民間挖掘像周進清這樣的“土專家”“土明星”。
2025年4月9日,鶴峰縣為周進清舉行了隆重的“文明特使”聘任儀式,敲鑼打鼓送聘書、掛牌匾?!爱敃r心里又激動又忐忑,激動的是能為家鄉做些事,忐忑的是怕辜負大家的信任?!敝苓M清說,從那天起,他就暗下決心,要把文明的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
扎根:用“鄉土味”講好文明故事
“創建走馬文明鎮,我們大家有責任;不良習慣個別人,垃圾煙頭到處扔?!痹谧唏R鎮的大街小巷,周進清帶領“一片紅合唱團”隊員們走街串巷,用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宣傳文明創建。遇到商戶占道經營,他們不指責、不批評,而是唱上一段“店鋪門前要整潔,顧客上門才歡喜”,商戶們聽了,笑著就把貨物搬回了店里。
農貿市場曾是走馬鎮的“老大難”—— 垃圾遍地、車輛亂停、攤位亂擺。周進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連夜改編了《清潔家園歌》:“要求大家講衛生,提高素質講文明;搞好人居好環境,當好走馬好居民?!?每天清晨,他帶著隊員們在市場里傳唱,還組織志愿者義務清掃。不到一個月,農貿市場就變了樣:攤位整齊了,地面干凈了,商戶們還主動互相監督。
“文明特使”的“秘訣”,在于用群眾聽得懂、愿意聽的方式傳播文明。76歲的于德慧老人,曾被江湖郎中以“睡玉床治百病”為由騙走幾萬元,不僅病情沒好轉,反而加重了。兒媳得知后,把她送到了周進清的合唱團?!爸芾蠋熃涛覀兂斗丛p歌》,‘免費禮品不要貪,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圖他的雞蛋面,他要你的血汗錢’,這些歌詞我現在都能背下來,還經常跟老姐妹們念叨?!庇诘禄壅f,加入合唱團后,她每天唱歌跳舞,身體好了,心情也開朗了,再也不上那些“江湖套路”的當了。
除了周進清,鶴峰縣還選聘了唐照林、向紅兩位“文明特使”。太平鎮老干黨支部書記唐照林發揮“五老”優勢,組建“銀齡宣講團”,自編自演《太平蘇區英烈頌》《廖漢生將軍的老區情懷》等紅色節目60余個,累計演出100余場,用“鄉土話”講革命故事、傳政策精神;湖北群鶴飛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向紅則以“群鶴齊飛”為理念,將土家四道茶、山民歌等非遺元素融入活動策劃,開展“公益茶藝培訓”12 期,培育180余名茶藝愛好者,既傳承了文化,又幫助群眾實現了就業增收。

向紅組織的讀書會。
聚力:一人帶一隊,一隊影響一片
“文明特使”不是“孤軍奮戰”,而是要“抱團取暖”。鶴峰縣明確要求,每位“文明特使”必須組建20人以上的穩定團隊,形成“一人帶一隊、一隊影響一片、一片輻射全域”效應。
周進清的“一片紅合唱團”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的400余人,隊員中既有70多歲的老人,也有20多歲的年輕人?!爸芾蠋煵粌H教我們唱歌,還免費提供排練場地,管茶水?!?3歲的陳菊香是合唱團的副隊長,以前她因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長期在家休息,還染上了打牌賭博的惡習,一年要輸三四萬,與家人關系也很緊張。加入合唱團后,她每天唱歌跳舞,身體越來越好,心情也舒暢了,“現在我再也不打牌了,還經常跟隊員們一起參加志愿活動,幫鄰里調解矛盾?!?/p>
唐照林的“銀齡宣講團”則吸納了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藝人等,他們化身“理論政策宣講員”“環境衛生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文明新風倡導員”,在黨建、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方面建言獻策 100 余條,開展愛心活動20余次,關愛弱勢群體41人,調解鄰里糾紛30余起。太平鎮茅壩村村民徐大爺和鄰居因宅基地問題爭執了多年,唐照林得知后,多次上門走訪,用 “老輩人的故事” 講道理,最終讓兩人握手言和。
向紅的團隊則聯動了10余家教培機構、15家愛心企業,組建 “鶴峰公益聯盟”,籌集52.4萬元公益教育基金,讓困難學生免費學習口才、書法、樂器等;疫情期間,還組織主播開展電商直播培訓,幫助鶴峰農產品走出大山,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拔覀兙褪且焉鐣α烤燮饋?,讓文明實踐既有溫度,又有力度?!毕蚣t說。

向紅組織的電商直播培訓。
為了讓“文明特使”隊伍持續煥發生機,鶴峰縣還建立了柔性評估激勵機制:實行“一年一聘”,對“文明特使”按“不合格、合格、良好、優秀”四個等次進行評估,不合格者次年不再續聘,合格以上者給予5000 至10000 元的年度獎補;同時,通過官方媒體對“文明特使”的先進事跡進行宣傳,提升他們的社會認可度。
如今,鶴峰縣的 “文明特使” 已覆蓋走馬鎮、太平鎮、容美鎮等鄉鎮,預計年底將實現全縣 9 個鄉鎮全覆蓋。從漁鼓傳唱到志愿服務,從文化傳承到矛盾調解,“文明特使” 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傳遞文明,讓 “志愿紅” 成為山城鶴峰最亮麗的顏色,也讓文明之花在武陵山區絢爛綻放。
“基層治理,關鍵在人。” 鶴峰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平表示,鶴峰縣將繼續深化 “文明特使” 機制,分區域、分領域選聘更多 “文明特使”,讓更多群眾參與到文明實踐中來,共同繪就山城文明發展的新圖景。
來源: 知恩原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