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袁超一 通訊員 張莉 張雪楊
極目新聞記者10月30日獲悉,武漢鐵路運輸法院(下簡稱“武鐵法院”)和武漢海事法院通過密切協同聯動,于近日高效化解兩起相互關聯的跨境運輸糾紛,以精準高效司法服務保障“軌道上的湖北”和“水運上的湖北”。
跨境貨運出意外,企業訴至兩家專門法院
武漢某國際物流公司經營從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務,武漢某科技公司則是從事家居用品網上批發的科技商貿企業。2024年12月,雙方因兩起運輸事故產生爭議:一批經海運發往美國的貨物丟失,另一批從武漢發往歐洲的中歐班列貨物延誤。
武漢某科技公司因此扣留了運輸代理費10萬余元,雙方多次協商均未達成一致。
依據管轄規定,針對中歐班列運輸相關費用的糾紛,武漢某國際物流公司將武漢某科技公司起訴至武漢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下轄的武鐵法院;海運部分的費用糾紛,武漢某國際物流公司則起訴至武漢海事法院。
本案中,兩起糾紛分屬海上、鐵路不同運輸領域,管轄依據不同,但案件事實相關。當事人則需要在短時間內同時在兩家法院訴訟,精力負擔較重。
“我們嘗試通過信息共享、同步調解、聯動裁決,實現糾紛‘一攬子’解決。”武鐵法院承辦法官介紹,該院第一時間與雙方取得聯系,調取雙方前期合作的貨運合同、對賬記錄等關鍵材料,掌握“運輸費用構成”“被告武漢某科技公司扣留款項依據”等基礎信息,梳理案件核心爭議點,確定雙方爭議焦點。
了解到武漢海事法院正在審理關聯案件,武鐵法院主動與武漢海事法院承辦法官溝通,商定兩起案件開庭“同步銜接”。
共享信息、核算賬目清單,原被告達成共識
武漢海事法院經庭審發現,雙方前期合作基礎良好,此次爭議金額不大,且糾紛根源與第三方責任相關。遂組織雙方開展調解,緩和雙方對立情緒。同時,將庭審情況及初步調解進展,同步通報給武鐵法院。
武鐵法院法官根據案情和調解情況,分析判明了雙方核心訴求:原告武漢某國際物流公司急于收回運費以降低資金占用成本,被告武漢某科技公司希望自身損失得到合理考量。
在此基礎上,武鐵法院法官迅速牽頭梳理證據,一方面對照貨運合同條款,精準核算武漢某科技公司應支付的基礎運費,另一方面逐項核實武漢某科技公司主張的損失金額,最終形成一份清晰明了的“賬目清單”,將模糊爭議轉化成了可量化的協商依據。
很快,武鐵法院法官將核算清楚的“賬目清單”擺到原被告雙方面前,并向雙方釋明了分別進行訴訟的時間成本與“一攬子”解決的便捷性。
在兩案承辦法官釋法明理和傾心調解下,原本互不相讓的雙方,達成共識,并在案件開庭前簽訂了和解協議,約定“兩案撤訴后3日內,武漢某科技公司支付協商確定的運費”。
解決中歐班列運輸相關費用的糾紛協議簽訂后,武鐵法院與武漢海事法院同步推進裁定程序,“協議約定主要內容”“付款方式付款時間”等關鍵信息實現共享,確保兩院審查、出裁定、辦退費全流程節奏一致。
共護“軌道上的湖北”和“水運上的湖北”
達成一致后,原告武漢某國際物流公司同步向武鐵法院、武漢海事法院提交撤訴申請。兩院收到材料后立即審查、快速出具撤訴裁定書,并高效辦理退費手續,全流程無縫銜接。
裁定作出后,兩院法官持續跟進履約進度,并提醒武漢某科技公司在約定時限內足額支付了全部款項。至此,困擾雙方的跨境貨運糾紛,實現圓滿化解。
今年3月,武漢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也發布《武漢鐵路運輸兩級法院服務支點建設為“軌道上的湖北”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為服務保障“軌道上的湖北”制定十條舉措。其中提出,要助力解決涉鐵案件糾紛背后的社會治理方面漏洞短板問題,找準矛盾糾紛產生的根源,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發生。強化多元解紛,促進企業治理創新發展。
同月,武漢海事法院出臺《關于充分發揮海事審判職能為建設“水運上的湖北”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該《意見》提出了海事司法便民利民、強化跨域協同配合、預防化解海事糾紛、護航水上交通安全等10項具體措施,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服務保障建設“水運上的湖北”,全面構建以長江黃金水道為核心的集疏運體系。
武漢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武漢海事法院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將緊緊圍繞“樞紐提能”戰略,妥善處理涉中歐班列、水上運輸等各類糾紛,持續優化“快調、快審、快結、快履”機制,為跨境物流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司法服務與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