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趙繼、蔣成林)“真是沒想到,無人機解決了大難題!20畝地半小時就播完了,來年的收成總算有了著落。”近日,看著田間穿梭的播種無人機,冷水鎮鮑崗村村民王可蘭臉上的愁云終于散去。

無人機飛播。通訊員供圖
連日來的持續陰雨讓該村千畝油菜田陷入播種困境,關鍵時刻,該村網格員聯動農業技術部門引入無人機飛播技術,搶抓晴好“窗口期”完成搶播,為村民筑牢了生產防線。

無人機飛播。通訊員供圖
入秋后,鮑崗村近1100畝油菜種植田塊中85%以上出現積水,土壤黏重結塊成為農業生產的“攔路虎”。農機無法進地作業,傳統翻耕流程全面停滯,人工翻耕效率不足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種植進度較常年推遲10-14天,10月中下旬的最佳播期日益臨近,村民們心急如焚。
“稻茬田收完就一直泡著,播期越拖越近,再種不上今年的辛苦就白費了。”村民鄭個良的心聲,道出了全村種植戶的共同焦慮,部分農戶甚至萌生了“棄種”念頭。
鮑崗村網格員第一時間啟動田間巡查,逐戶走訪摸排種植需求,精準掌握受阻農田分布與農戶訴求。針對“機械難下田、人工效率低”的核心難題,網格站長迅速對接鎮農業農村局,提出引入無人機飛播技術的解決方案。在農技人員指導下,網格員組織村民開挖“廂溝+圍溝”加速排水降漬,同時篩選耐遲播、抗寒性強的油菜品種,為搶播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該鎮農業農村辦接到網格站反饋后,立即組建技術服務隊,攜帶專業播種無人機趕赴田間。作業現場,網格員全程協調秩序,引導村民清理田埂障礙物,實時記錄播撒進度,有效避免漏播、重播問題。相較于傳統種植方式,無人機無需進地作業,即便田邊有積水也能正常開展工作,播種效率大幅提升。
經過3天的緊張作業,鮑崗村1100畝受阻農田全部完成飛播,較傳統方式節省時間近一周,成功趕上晚播臨界期,有效化解了苗期積溫不足、越冬抗逆性減弱等風險。
此次搶播行動,不僅為來年油菜穩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彰顯了基層網格治理與農業科技融合的實踐價值。鮑崗村網格員以實際行動架起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用科技賦能農業生產,為保障糧油安全、穩定村民收入、助推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