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吳炫)10月31日,一堂主題鮮明、內容扎實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治課在孫家庵小學精彩開講。法治副校長陳浩以“以法護平安 文明伴出行”為題,通過情景引導、互動問答、法條解析等多種形式,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的法治教育課。

聚焦學生:交通安全“四會”筑牢防護網
“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課程伊始,陳浩以貼近生活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逐步引導大家認識到交通規則背后的生命意義。圍繞“會走路、會乘車、會觀察、會解鎖”四個方面,細致講解了人行道規則、“舉手禮”過馬路、安全帶與頭盔的使用、交通標志識別、車輛盲區風險等關鍵知識。針對學生關心的騎車年齡問題,明確強調:“法律為騎行行為設置了明確的‘年齡鎖’——12歲可騎自行車,16歲可騎合規電動自行車,未達年齡嚴禁上路。”
寄語教師:以身作則,做法治文明的“引路人”
面向教師群體,陳浩提出“責任清單”,呼吁老師們在行車、騎行、步行中嚴守交規,拒絕酒駕、佩戴頭盔、禮讓行人,以自身行為詮釋法治精神,成為學生眼中“行走的教科書”。他強調:“教師的每一個守法細節,都是對學生最生動的法治教育。”
普法攻堅:厘清常見車輛管理“紅線”
課程重點解讀了本市正在開展的交通違法整治行動,詳細說明了機動車“三證”要求、頭盔佩戴規定、酒駕與醉駕的法律界定與嚴重后果。針對“老年代步車”“電動摩托車”等易混淆車型,逐一厘清其上牌、持證與載人規則,明確指出不少“老頭樂”屬于違規車輛,禁止上路行駛,引導師生與家長增強辨識能力,從源頭杜絕風險。
從共識到共行:攜手共筑校園平安防線
課程最后,陳浩倡議全體師生“從我做起,從每一次出行做起”,將法治意識融入行為習慣,共同建設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師生紛紛表示,此次課程不僅強化了交通安全認知,更深刻感受到“守法即自護、文明即安全”的法治內涵。
此次法治課通過系統講解與沉浸互動,有效提升了師生的交通安全素養與法治觀念,為構建“校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防線注入了堅實的法治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