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車輛通過武漢右岸大道開啟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李晟鋒 攝)

天津海門大橋。(本報資料圖片)

溫州甌南大橋。(本報資料圖片)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何甜
通訊員 蒲凱倫 李晟鋒
10月31日9時38分,在橋面現場人員指揮下,華中地區首座開啟橋武漢右岸大道跨工業港開啟橋試通車,車輛有序通過。
連日來,這座開啟橋反復進行調試——
隨著上升指令發出,4套卷揚提升設備開始運作,穩穩牽引著鋼箱梁勻速上升,僅需9分鐘,便從現有橋面位置,整體提升27米,相當于9層樓的高度。
隨著下降指令下達,開啟橋又緩緩下降,平穩落回原處,可升降鋼箱梁與兩邊的固定橋面“鑲嵌”在一起,橋面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開啟橋是橋梁的一類,也叫活動橋或開合橋——既能打開,又能合上。一般來說,開啟橋常見的開合方式有立轉、升降和平轉三種。
武漢右岸大道向北延伸至青山工業港,這是一條人工運河,作為武鋼和青山船廠對外運輸的重要通道,連通長江。
跨工業港開啟橋設計為升降式,橋面可像“坐電梯”般升高和下降。橋梁全長737米,其中可升降主跨104米,提升橋面最寬達46.2米,最大可提升27米,提升重量2650噸,提升長度、寬度、高度、重量等多項指標,創下同類型開啟橋亞洲之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四個白色塔柱矗立水面,直入云霄,整體造型如同舒展的樹形,散發著藝術氣質。橋面機動車道為雙向6車道,兩側設置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實現人車分離。控制中心設在橋下,24小時監控橋面車輛及行人安全。
據悉,中國共有10余座開啟橋,和武漢這座開啟橋同類型的,國內建成的僅有兩座:天津海門大橋和溫州甌南大橋。
工業港為何要建如此罕見的橋型?主要為了滿足通航需要,同時盡量節約成本。
武漢城建集團項目負責人解釋,工業港是武鋼和青山船廠對外運輸的重要通道,為保障汛期船舶順利通航,右岸大道跨越港渠時,必須保障充足的凈空高度。如果采用“一跨過河”,橋長將達到3公里左右,不僅建設成本翻倍,還會影響沿江景觀和周邊居民上下橋。改為開啟橋后,橋梁體量大幅縮小,建設成本下降,對周邊環境影響也可以降至最低。
開啟橋常態化運營后,如何疏導交通?
記者在試通車現場看到,開啟橋提升前,南端上橋處設有護欄和卡點,用于攔截社會車輛。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試通車,通過“兩欄兩守”四道安全防護模式,確保橋梁提升期間交通安全。在距離開啟段前后5米處,各設置一道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的警示標志和安全護欄,在橋梁引橋起點和終點再次各設置一道警示標志與安全護欄,安排專人值守。
這么重的橋面,如何平穩提升?技術人員揭開謎底:橋面提升動力來自4套卷揚提升設備,它們連接橋面鋼箱梁和4個塔柱。工作人員通過電氣控制,抬升或降低鋼箱梁,“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保持步調一致。”
當橋面抬升后,路面交通就得暫時中斷。武漢城建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開啟橋將確定運維單位,后期將根據過往船只大小靈活開啟,沒有固定時段。為確保安全有序,開啟前,交管部門與運維單位會對外發布通告。
武漢右岸大道北段工程由武漢城建集團投資建設,西起建設十一路,東至焦沙二路,與臨江大道相接,沿武惠堤走向,全長約7.2公里,為城市主干路新建工程,雙向6車道,沿途穿越武鋼、青山船廠及中韓石化等大型工業廠區,中途下穿四環線,同時橫跨工業港,河上采用開啟橋形式上跨,是武漢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聯絡通道。建成通車后,可將武漢中心城區通往武漢化工區的時間,從原來的1小時進一步縮短為15分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