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訓練員操作機器人進行動作訓練學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閱讀提要
人工智能分為具身智能和離身智能,而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組成。
從短期看,人形機器人具備與人互動的能力,才能幫助人形機器人打開市場需求。長遠來看,發展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實現通用具身智能。
任何產業的生死存亡,不在資本市場,而在市場需求。只有準確找到人形機器人真正的需求場景,人形機器人產業才算是進入真正的發展軌道。
□ 盤和林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強調:“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以人工智能引領科研范式變革,加強人工智能同產業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相結合,搶占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制高點,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人工智能+”行動成為“十五五”規劃的重頭戲。《建議》中還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探索多元技術路線、典型應用場景、可行商業模式、市場監管規則,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具身智能成為“十五五”期間前瞻性布局的產業。由此可見,“人工智能+”行動是“十五五”規劃的重點技術發展方向,而具身智能則是“人工智能+”落地實施的重點產業方向。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人工智能潮流已勢不可擋。對湖北來講,為響應“十五五”規劃,應充分發揮湖北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樞紐地位突出、應用場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的基礎優勢,搶抓大數據、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新經濟發展機遇,著力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
具身智能模仿人形是最科學的設計方向
人工智能分為具身智能和離身智能,而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組成。人形機器人產業是“十五五”規劃中的前瞻布局產業。之所以將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發展的重頭戲,在于人形機器人是實現通用機器人的最佳途徑。同人類一樣,人形機器人有雙腳雙手雙眼,人形機器人要參與某項工作,只需要用雙眼觀察人類的工作方式,并用雙腳和雙手模仿,就能實現。這和當前普及度很高的工業機器人有很大區別,工業機器人是通過專業工程師設計參數來運行的,而工業機器人在切換工作類別的時候天然存在缺陷,需要專業工程師重新調整技術參數,而不是向人類學習。
除此之外,人類能夠在地球生存,本身就是因為人體結構是最科學的結構模式,這就使得人形機器人能夠更好地適應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
總之,人形機器人的優勢主要有兩個: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由于和人類相似,可以通過模仿人類行為來實現“通用智能”;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更容易融入人類社會。遙想未來,當人形機器人技術瓜熟蒂落時,我們將丟掉人形機器人遙控器,想要人形機器人干什么,只需要人類示范一遍動作,人形機器人就能記住每一個動作細節,繼而一分不差地替我們完成。此時,無論是工廠流水線還是家庭家務,人類都將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
打造完美通用機器人只是時間問題
《建議》將具身智能歸入前瞻性產業,是符合具身智能產業實際發展狀態的判斷。當前,以人形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術仍然處在起步階段,應用存在瓶頸。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兩大潛在應用場景已經成為產業聚焦點。在企業端,人形機器人將成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顛覆性技術;在消費端,人形機器人將進入家庭,幫助個人消費者做家務并提供情緒價值。
遺憾的是,無論是工廠還是家庭,人形機器人當前的應用能力都還存在欠缺。工廠中,智能制造主力依然是工業機器人,其精度更高,可用性更強。家庭中,銷量最好的機器人依然是掃地機器人,對于做家務、助老看護等,人形機器人技術還僅僅停留在展示階段。不僅如此,哪怕是展示,人形機器人也面臨著自主性不足,需要遙控器和操作員輔助的狀態,距離“一看就會”,人形機器人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短期看,人形機器人在某些領域已經展現出一定的應用潛力,比如,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方面。從長期看,我們要對人形機器人技術保持樂觀。雖然人形機器人當前存在技術瓶頸,但技術成熟路徑已清晰可見,打造完美通用的人形機器人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么提供情緒價值是人形機器人最先突破的方向?回顧人形機器人歷史上的數次出圈,基本都和情緒價值有關。從全球看,最早破圈的人形機器人企業是波士頓動力,而波士頓動力被全世界關注是因為其為人形機器人產品拍攝視頻。同樣地,國內最早破圈的宇樹機器人,也是通過央視春晚上“機器人扭秧歌”的節目實現破圈。在此之后,宇樹機器人通過跳舞、打拳擊等視頻獲得各界關注,而最新宇樹機器人發布的產品宇樹仿生人形機器人Unitree H2,加上了仿生人臉,這意味著宇樹機器人未來將能夠模仿人類表情。今年年初,DeepSeek大語言模型爆火之時,最先將DeepSeek集成到產品中的,是中國義烏的人偶、假人模特提供商,并實現了大賣。
綜上,我們發現中國人形機器人當前破圈最佳的途徑,就是給人提供情緒價值。從短期看,人形機器人具備與人互動的能力,才能幫助人形機器人打開市場需求。長遠來看,發展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實現通用具身智能。有需求,人形機器人企業才會有現金流入,有現金流入才能滾動研發,整個產業才會逐步實現市場需求和研發投入相互強化的“正反饋循環”。除此之外,提供情緒價值的人形機器人還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消除用戶心目中對人形機器人的偏見和恐懼,從而更好接納這項新事物。
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湖北力量”正不斷壯大
如何應對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不足的挑戰?如何前瞻性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對此,湖北給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落地和產業發展方案,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進行了前瞻性布局。
湖北提出,按照“芯片引領、模型驅動、企業強基、場景示范”的思路,堅持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基礎支撐、融合應用“四位一體”統籌推進,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牽引、產業能級為基礎、數字底座為支撐、場景應用為導向、人才引育為保障”的人工智能發展體系。對此,可以理解為以芯片、模型、數據、場景開發為破局點,對具身智能產業進行前瞻布局。具體來看,湖北可以重點布局培養三類企業:
一是打好產業基礎,支持人形機器人硬件企業發展,如算力芯片、減速器、滾珠絲桿、電機、控制器(小腦)、電子皮膚等技術企業,這類企業既可以是人形機器人供應商,也能成為湖北制造業,如汽車、工業機器人的重要供應商。
二是打好數字基礎,積極發展數據企業,發展數商,以數據要素來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唯有實現技術突破,才能從根本上拓寬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三是打好軟件基礎。人形機器人的決策大腦、控制小腦、感知視覺等等。
縱觀這三類企業,基本都是具身智能領域的上游企業。就像智能手機一樣,智能手機變革的推動者不是喬布斯,而是觸屏技術的成熟,而觸屏技術的突破是由手機上游供應商實現的。當上游具身智能配套技術成熟之后,下游具身智能的應用場景瓶頸必然會迎刃而解。
當前,湖北在具身智能產業上游供應鏈配套和下游人形機器人場景應用方面都具備顯著的產業優勢。
供應鏈配套方面,湖北企業在具身智能配套技術領域表現突出。代表性企業眾多,比如電子皮膚制造商武漢華威科、人形機器人大腦提供商黑芝麻智能、力傳感器制造商飛恩微電子、自適應行走機器人制造商神農機器人、“靈巧手”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問機器人等等。
技術發展方面,湖北在“大腦、小腦、感知、軀干、四肢”五大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加大投入,在高功率密度關節、精細靈巧手、電子皮膚等領域取得諸多技術成果。目前,湖北企業已在人形機器人上游構建了“技術護城河”,具身智能領域的“湖北力量”正在不斷壯大。
產業發展方面,湖北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配套產品標準化。人形機器人處在發展早期,各家企業產品存在類型繁雜、配件匹配度低等問題,湖北企業積極行動,通過行業協商的方式,統一規格,積極成為具身智能各項標準制定的參與者。“一流企業做標準”,湖北企業爭當“一流企業”,通過主導和參與標準制定的方式,湖北機器人企業逐漸成為人形機器人行業的主導者和領頭羊。
綜合來看,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當前仍然處于爆發前夜;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需要前瞻性布局,將成為“十五五”規劃重點關注的“前瞻性產業”。當前,資本市場對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熱情似火。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我們依然需要保持冷靜。我們要清楚一點:任何產業的生死存亡,不在資本市場,而在市場需求。只有準確找到人形機器人真正的需求場景,人形機器人產業才算是進入真正的發展軌道。湖北的做法是,將資源和政策聚焦在人形機器人的上游產業,通過技術研發,形成“企業護城河”,并積極推動上游人形機器人配套產業技術標準化。其好處在于,一方面,上游人形機器人配套企業能夠成為湖北在具身智能產業上的“前瞻性落子”;另一方面,如果具身智能產業發展方向出現了偏差和調整,這些配套企業依然可以借助技術優勢在其他領域獲得足夠的現金流,以支撐企業長期研發,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系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人工智能制度建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