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暖過冬,民之所急;藍天白云,民之所盼。近年來,“風光”賦能、數智調控等新舉措不斷引領供暖綠色變革,在守住百姓“溫暖底線”的同時,持續減輕了環境負擔。
供暖的“綠色成色”,體現在“清潔能源增長、燃煤消耗減少”的一增一減間。
據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11.3億千瓦,同比增長45.7%;風電裝機容量5.8億千瓦,同比增長21.3%。兩大清潔能源規模快速擴容,為“電采暖”“光熱供暖”等綠色供暖模式提供了充足的電力支撐。
得益于更加豐富的供暖模式,傳統燃煤消耗量持續下降。2024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比2023年下降1.6個百分點;今年1至9月份,在供熱量保持總體穩定的情況下,全國供熱耗用原煤同比減少1.1%。
在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大背景下,各地正在有序推進清潔供暖改造。“十四五”時期,青海持續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地熱供暖項目,清潔取暖改造面積達3774萬平方米,清潔取暖率提高13%,惠及群眾超過100萬人。在山東,當地積極推進地熱能、核能等新型清潔能源供暖,截至2024年底,全省地熱能供暖面積達到6968萬平方米左右。
如果說“一增一減”讓供暖更環保,那數智調控則讓供暖更高效更精準,直指能源浪費以及居民“等暖難”“調暖煩”等痛點。
數據賦能,供暖更具預判性。今年,黑龍江提前部署,推進供熱企業硬件升級和智慧化監管,進行大規模設備改造升級,形成“數據驅動+智能決策”的智慧供熱管控平臺,并開通24小時故障報修綠色通道,做到隱患“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理”。
智能升級,供熱質量更有保障。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的一家供熱燃氣公司,智能大屏上全區供熱系統運行狀況一目了然,包括熱源位置、管網走向、換熱站參數等。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實時觀察各個換熱站的內部運行狀況以及居民家中的實時溫度,以確保供熱質量。
科技設備齊上陣,巡檢維修更加高效。在山東,跨越三市六區縣的長距離供熱項目中,無人機智慧巡檢系統能清晰捕捉地表溫度變化,巡檢效率提升3倍以上。青島熱力公司引入“微創”檢測機器人,能深入地下平均八米的供熱管道內部,精準識別各種“病灶”,定位精度達毫米級。
著眼未來,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投資仍在持續發力。今年1至9月份,全國電網工程投資同比增長9.9%。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將為清潔能源消納、智慧供暖落地提供更充分的物質保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