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鄭嵐
通訊員 唐強 秦宇聰 熊小燕
“10個月內建成投產!”10月27日,總投資242億元的遠景動力宜昌儲能超級工廠開工建設。落戶之初,企業就立下了“軍令狀”。
就在1個月前,為了省下10天時間,項目現場的工地板房,經常燈火徹夜長明。
“設備下月到港,常規招標流程至少要30天,等不起啊!”遠景動力宜昌項目部負責人趙修航指著進度圖,語氣急促,“耽誤一天,就是上千萬元的損失。”
9月12日,項目所在園區責任單位宜昌產投集團提交了“前瞻性決策風險報備”申請。次日,宜昌高新區紀檢監察干部張煦帶著《重大項目監督服務手冊》在這里“安了家”。
深夜的板房里,張煦和同事們對照《重大項目監督日志》逐條研判。他們發現,雖然地方辦法建議30天,但國家法律明確底線是20天。這個發現,讓困境出現了轉機。
板房成了臨時指揮部。白天,他們在工地現場踏勘;晚上,擠在板房里研究方案。“分段招標能否節省時間?”“并聯審批要找哪些部門?”一個個問題在討論中逐漸清晰。最終,他們運用“前瞻性風險報備”機制,將“工程總承包下浮率的招標方式”“資格后審”等關鍵問題納入報備材料,確認采用20日招標周期。
“6天啃下了最硬的骨頭。”張煦說。當確定10月27日項目就能開工建設時,趙修航握住張煦的手說:“感謝你們給項目裝上了‘加速器’!”
從辦公室到工地板房,將監督與服務以最接地氣的方式融合。這樣的故事不斷上演:三峽新材項目轉型時,紀檢監察干部蹲在車間核對環保指標;五龍源著項目面臨減損風險,監督專班拿著計算器逐條測算……“把辦公室搬到一線”,成為護航重大項目的常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