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樂克、胡雯潔、通訊員陳瑋)10月31日,在十堰市鄖西縣上津鎮絞腸關村,村黨支部書記金明紅展示手機中兩張照片:一張淹沒到房屋天花板的泥漬,記錄著7月9日那場泥石流的驚險瞬間;另一張是在新址“長高”的安置房,承載著鄉親對安穩家園的期盼。
絞腸關村坐落于鄂西北邊陲,是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因地質災害頻發,這個家園總懸著心。
7月9日凌晨4時許,刺耳的電話驚醒了金明紅,“1小時后上津鎮有大暴雨,請立刻巡查!”省應急指揮中心的預警信息,通過市、縣、鄉聯動,精準覆蓋強降雨落點區,直通村級責任人。她立即讓四個村組長分頭排查,自己則沖向河溝。
6時,河水變得異常渾濁湍急,“黃得刺眼,像摻了磨碎的黃土。”守在河邊的金明紅臉色緊張,培訓課上的知識在回響,“河水變渾、流速變快,就是泥石流的‘信號彈’!”她立即組織村干事:“趕緊逐戶敲門!一個都不能落下!”
時間緊迫,群眾轉移卻異常困難。當積水沒膝時,76歲行動不便的王忠興緊攥著裝有1.6萬元的塑料袋,說什么也不肯離開。金明紅一把接過現金,鄭重承諾:“錢財我幫您保管好,放心!”她與眾人合力把老人抬往安全區。
8點21分,積水越來越深,在郭家溝口村組,雨水混著泥土石塊從山上涌下,她立即上報險情,當地政府與應急部門火速馳援,半小時內就將隱患點周邊余正明等5戶20人轉移,并拉起警戒線。
村口,西十高鐵相關項目工地上有11名外來工人。“只要在這片土地上,都是要守護的‘家人’。”金明紅轉身再入暴雨,膠鞋灌滿洪水,脫下鞋打赤腳在泥漿里跋涉。她扒著門框大喊:“快出來!要淹了!”工人們聞訊撤離,9時許山洪暴發,迅速淹沒房屋一樓。
10時,一聲轟鳴打破雨幕——約2000立方米泥石流轟然傾瀉,轉瞬將3戶房屋沖毀。萬幸,村民溫仁霞等老老小小在村干部護送下撤到對面山坡,望著滿目瘡痍的家園,她深深感到劫后余生的慶幸。
“3小時降雨283毫米,強度百年不遇,共轉移579人,無一人傷亡。”金明紅的聲音沙啞而有力量。
省應急管理廳減災處王宏權說,今年湖北有90起成功轉移避險,獲應急管理部向全國推薦,其中顯著共同點——都在險情發生30分鐘之前就完成轉移。
這不是偶然的運氣,是湖北“預警叫應”體系的精準發力,省、市、縣、鄉、村如神經網絡般聯動,預警信息精準覆蓋到每一個需要守護的群眾。
如今,絞腸關村已為受災村民重新選址建房,力爭讓村民們告別地質災害威脅,建起更安穩的新家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