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袁超一 通訊員陳麗梅)近年來,二手交易平臺憑借“盤活閑置、性價比高”的優勢,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不法分子卻趁機利用平臺發布誘騙信息,設套詐騙,不少人不慎中招。近日,湖北省漢川市人民法院依法審結一起利用某二手交易平臺實施詐騙的案件,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刑罰。
2024年,被告人張某甲與張某乙、梁某甲等8人商議共同利用二手交易平臺實施詐騙。該團伙成員以個人名義在平臺上發布售賣筆記本電腦信息,誘騙被害人在平臺下單,再采取貨不對板、以次充好的方式,將事先準備的固定型號舊筆記本電腦通過快遞公司郵寄給被害人。
被害人收到貨后發現貨不對板遂聯系被告人處理,被告人謊稱發貨時出錯,要求被害人在平臺取消訂單并申請退款,再通過快遞公司代收貨款的方式,引誘被害人先行支付貨款。被害人支付貨款并取貨后,發現貨不對板再次與被告人聯系,被告人不再理睬被害人且未安排重新發貨。
2024年5月10日至8月28日,該團伙采取上述方式騙取被害人向快遞公司支付的貨款共計122.97萬元。
漢川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甲、張某乙、唐某某、梁某甲、彭某某、梁某乙、謝某某、梁某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二手交易平臺騙取他人財物,其中,被告人張某甲、張某乙、梁某甲、謝某某犯罪數額特別巨大,被告人唐某某、梁某乙、梁某丙、彭某某犯罪數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
綜合考慮全案事實和各被告人量刑情節,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二年六個月至十一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共計20.5萬元,同時責令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122.97萬元。
“被被告人誘導‘脫離平臺監管,選擇私下交易’,從而失去了平臺的資金保護和糾紛調解機制。”承辦法官針對二手平臺交易的常見風險,法官特別提醒消費者,務必牢記以下三點:切勿線下交易,購買或轉賣閑置物品時,務必使用官方平臺核實訂單真實性并與官方客服溝通,應當選擇有信譽保證的店鋪或用戶;警惕低價產品,防止錢貨兩空,同時要仔細甄別所用購物軟件、交易平臺是否正規可信;保留證據材料,一旦發現權益受損,及時向平臺舉報,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