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通訊員 周珊
不起眼的蜱蟲叮咬,可能藏著致命風險!近日,58歲的程先生便因在野外釣魚時雙臂遭蜱蟲叮咬而疏忽大意,突發畏寒、高熱、昏迷,甚至繼發多器官功能損傷,差點丟了性命。
10月初,家住武漢城郊的程先生去野外垂釣,收獲頗豐的他擼著袖子忙碌,沒注意多只蟲子在雙臂上叮咬許久。雖留下多處叮咬痕跡,但因不痛不癢,他完全沒放在心上。兩周后,反復發熱和持續頭部隱痛,程先生以為感染風寒,自服感冒消炎藥,去輸液一周,癥狀卻愈發嚴重,不僅高熱不退,還神志昏迷。家人緊急送他去附近醫院搶救,雖暫時脫離生命危險,可凝血功能異常、肝功能損傷、雙肺感染等問題隨病程進展接踵而至,病情仍危急,最終經人介紹于10月19日轉往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感染/肝病中心就診。

醫生給患者檢查 通訊員供圖
完善檢查后,接診專家副主任醫師白志剛發現程先生的血小板下降明顯,結合其高熱、神志改變、食欲不振、全身乏力、體重下降等癥狀,以及雙上肢發現的兩處高度疑似蜱蟲叮咬痕跡,最終確診患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還合并病毒感染繼發的噬血細胞綜合征、病毒性腦炎、肺部感染、腦室出血等。
白志剛解釋,正是由于程先生釣魚時被攜帶新型布尼亞病毒的蜱蟲叮咬,病毒先侵入附近淋巴結引發壞死,隨后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病毒血癥,激活免疫細胞引發“細胞因子風暴”和嚴重炎癥反應,導致血小板減少,進而累及心、肝、腎、肺、腦等器官,引發多功能損傷,同時可能會削弱免疫力,導致繼發感染。其中側腦室出血正是由于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的腦動脈滲血。
為防止病情惡化引發多器官衰竭、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危及生命,該科主任雷君立即組織團隊討論,為患者制定了抗感染、抑制炎癥風暴及對癥支持等綜合方案。經過兩周醫護,程先生的體溫恢復正常,精神、食欲、體力好轉,復查血常規、生化、凝血功能、血培養、痰培養及炎癥指標均正常,肺部及頭顱CT也無異常。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主要通過蜱蟲傳播,田間勞作或放牧人群是高風險群體。”雷君提醒,預防需做好以下3點:少在草地、樹林長時間坐臥,進入此類區域穿長袖長褲,褲腿扎進襪子、淺色光滑衣物,不穿涼鞋;裸露皮膚涂驅避劑,衣物、帳篷噴含避蚊胺的驅避劑;野外活動后仔細檢查頭皮、腰、腋窩等部位,及時洗澡,同時檢查寵物和晾曬的衣物被褥。
她指出,若不慎被蜱蟲叮咬,別生拉硬拽,避免蟲體殘留,可用火或酒精刺激,用尖頭鑷貼近皮膚緩慢拔出,尤其確保頭部移除,之后兩周內應密切觀察體溫,一旦出現不適立即就診并告知蜱蟲叮咬史。此外,接觸可能污染的物品后,需用肥皂和流水洗手,避免摸口鼻眼,防止病毒通過黏膜侵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