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黃石楚商大會期間,一條產業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全國唯一的AR/VR硅基OLED金剛石切割設備,即將在黃石實現量產。它處理的,是未來AR眼鏡、VR頭盔中那片僅指甲蓋大小,卻承載著數百萬像素的微型屏幕。切割這片屏幕的,并非傳統的激光,而是一把無形的“鉆石刀”。
這把“刀”,是全球顯示行業爭相攻克的技術高峰,也是“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中一個曾長期被“卡脖子”的環節。如今,它即將刻上“黃石智造”的銘牌。
帶來這一技術突破的,是黃石籍企業家李裘驊和他創立的蘇州威創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這位從黃石走出去的“技術尖兵”,如今正帶領核心技術團隊回到家鄉,建設高端半導體顯示設備智能制造基地。

一把手術刀的產業分量:
破解“卡脖子”的戰略突破
黃石,這座傳統的重工業城市,曾面臨老工業基地的共同課題:如何穿越產業周期,在新時代找到安身立命的新支柱?
黃石在作答時明確:不能滿足于做“工業糧倉”,只輸出原材料和初級加工品,必須在核心工藝和關鍵裝備上,擁有自己的“尖兵”部隊。威創達項目,正是這樣一支被寄予厚望的“尖兵”。
“我們的決策基于兩點:一是賽道,二是時機。”開發區·鐵山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威創達掌握的金剛石切割技術,正處于AR/VR爆發前夜的核心裝備環節。引進它,意味著我們不是在追趕,而是在一個新興細分賽道實現了‘并跑’,甚至‘領跑’。”
對黃石而言,威創達項目的戰略意義遠大于經濟規模。它像一枚精準的“楔子”,打入全球高端顯示裝備制造的核心圈層。

蘇州威創達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這把‘金剛石手術刀’,是全球顯示行業爭相攻克的技術高峰,更是中國‘光芯屏端網’萬億產業集群中曾長期受制于人的關鍵環節。” 威創達首席技術官向記者介紹,這一技術的“全國唯一”地位,不僅是企業自主研發的成果,更獲得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出具的技術評估報告佐證,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技術專家描述,硅基OLED面板僅拇指指甲蓋大小,卻需切割出數百萬像素單元,其厚度僅為微米級,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百分之一。“傳統激光切割就像用燒紅的鐵絲切塑料,會產生熱影響區,留下熔渣和微裂紋,對微型屏幕來說是致命缺陷。”技術人員現場演示對比,金剛石切割采用“冷加工”原理,利用金剛石超高硬度和耐磨性,在納米尺度進行物理切削,切割面平整度誤差不超過0.1微米。
這一技術突破的產業分量,遠超單一設備制造。市招商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威創達項目讓黃石在高端顯示裝備領域站上全國戰略高地,是‘黃石制造’向‘黃石智造’轉型升級的標志性項目。”
作為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企業的核心供應商,威創達的量產將填補國內高端半導體顯示裝備的空白,使我國在AR/VR微型顯示面板制造領域擺脫對進口設備的依賴。
一位游子的產業情懷:
跨越二十載的歸鄉之約
“從黃石走出時,我是懷揣技術夢想的學子;如今歸來,只想把最核心的技術扎根家鄉。”威創達創始人李裘驊,這位土生土長的黃石人,用二十年時間從技術工程師成長為行業領軍人物,而回鄉創業的念頭,在一次次的歸鄉之旅中逐漸堅定。
“每次回來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李裘驊回憶,2022年參加楚商返鄉活動時,招商團隊不僅提前梳理了湖北“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的配套需求,還為他的核心團隊準備了人才安居、子女入學的全套方案。他的團隊核心成員多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其中有幾位是黃石籍,“鄉愁是紐帶,而優質的營商環境才是讓我們下定決心的關鍵。”
記者從市招商服務中心了解到,黃石推行“情感招商+產業鏈招商”雙輪驅動,建立了楚商回鄉“一站式”服務機制。“政府的務實高效,讓我們感受到了‘家鄉溫度’。”李裘驊說,項目不僅是資本回流,更是人才、技術與產業情懷的回歸。
這種情懷在楚商群體中形成了示范效應。“看到李裘驊帶著全國唯一的技術回鄉,我們也動了心。”一位長三角地區的黃石籍企業家表示,已計劃將部分高端制造環節遷回黃石。
一塊屏背后的區域協同:
“離岸研發+本土生產” 的黃石模式
從威創達的黃石基地出發,沿武黃高速僅需1小時,即可直達其客戶聚集地——武漢光谷。對威創達而言,將工廠設在黃石,意味著能以更具優勢的成本,獲得“近在咫尺”的便利:物流效率最大化,客戶響應速度更快,維護核心客戶關系也更為直接高效。
這不僅是一條產業鏈的構建,更是一次區域創新生態的“補鏈”與“強鏈”。威創達的到來,填補了武漢都市圈在半導體前端制造裝備領域的空白,與武漢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環節形成強有力的互補。未來,黃石生產的裝備可以直供武漢的芯片產線,實現“武漢設計、黃石制造、都市圈應用”的內循環協同模式。
這種協同效應正帶動產業鏈集聚。隨著威創達項目推進,其上下游精密零部件、新材料等領域需求,已吸引多家來自長三角及中西部的配套企業前來考察洽談。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武漢‘光芯屏端網’產業集群中實力強勁的‘裝備極’。”黃石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描繪了清晰的愿景,“通過威創達這樣的鏈主項目,我們正將黃石的制造業基礎,轉化為高端賽道上的競爭優勢,為整個都市圈的產業安全與韌性貢獻黃石力量。”
威創達項目的落地,其意義遠不止于一個高端裝備制造工廠的建成。它的更大價值在于,為黃石深度融入我省“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提供了一塊至關重要的“壓艙石”。
隨著威創達這類半導體核心裝備制造企業的入駐,黃石的角色正在升級,從過去的空間配套地,升級為產業鏈前端的核心保障基地。威創達的“金剛石刀”,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確保武漢光谷未來萬億級顯示屏產業供應鏈安全的一道戰略防線。這是黃石對武漢乃至國家產業安全的重要貢獻。
一只“瞪羚”的新起跳點:
政企同心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江蘇省“瞪羚企業”,威創達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營收約2.2億元,2025年預計增至3億元。記者在黃石基地看到,一期廠房已完成設備安裝,二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投產后將形成年產50臺套金剛石切割設備的產能,成為國內最大的AR/VR硅基OLED切割設備生產基地。
據悉,公司已與湖北理工學院等本地高校接洽,探討共建半導體裝備實訓基地,旨在為黃石培養和儲備大量本土技術骨干,形成產業與人才的良性循環。
頭部企業的落地,正帶動黃石本土產業升級。黃石某精密零部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已與威創達達成合作意向,借鑒其研發理念改進生產工藝,“以前我們只做通用零部件,現在瞄準半導體專用件,產品附加值能提升3倍以上。”這種輻射效應,正是黃石招商引資的核心目標——不僅要引進項目,更要培育產業生態。
第三屆黃石楚商大會上,“民企賦能增長極 楚商聚力建支點”的主題深入人心。威創達的故事,是楚商回歸的生動注腳,更是黃石從傳統“鋼城”向現代“智造之城”轉型的縮影。隨著越來越多楚商帶著技術、資本和人才回到這片熱土,黃石正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進程中,書寫著“點石成金”的發展新篇。(記者 張吉 通訊員 鄭俊仁 文/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