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都百順)北京以“精致陶瓷·盛世華章”為主題的2025中國(北京)國際精致陶瓷博覽會,近日在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匯聚國內外陶瓷藝術精品,集中展現當代陶瓷工藝的最高水準。祖籍湖北天門的青年陶藝家劉思敏攜三件原創作品《福祿》《天青雙駒·祥行》與《梅花杯》參展,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與現代美學相融合的創作風格,贏得現場專家與觀眾的高度贊譽。

劉思敏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浩中先生的入室弟子。多年來,她深耕傳統陶瓷藝術,系統學習并掌握了汝窯制作的核心工藝,包括天然礦物釉料的配制、高溫窯變的精準控制等古法技藝,在師承中不斷磨礪技藝、沉淀心性。
其導師李浩中從事汝瓷研究與創作長達26年,成功復原了宋代汝窯“天青”“月白”等經典釉色,并開創性地將“鳥蟲篆”書法融入瓷器創作,打造“鳥蟲篆汝瓷”系列,作品被多家國家級藝術機構收藏,被譽為兼具文化厚度與工藝高度的當代典范。在李浩中的悉心指導下,劉思敏不僅繼承了傳統汝窯“似玉非玉而勝玉”的審美精髓,更在此基礎上探索個性化的藝術表達。

劉思敏此次展出的作品均采用平頂山本地高嶺土為胎,以天然瑪瑙入釉,經1200℃左右高溫燒制而成,釉色溫潤如玉、開片自然流暢,充分體現了宋代極簡美學中“靜、雅、和、正”的精神氣質。《福祿》以傳統吉祥紋樣結合現代造型語言,寓意美好;《天青雙駒·祥行》以天青釉為底,雙馬并馳,象征奮進與祥瑞;《梅花杯》則借梅之風骨,表達堅韌高潔的人文情懷。
展會現場,多位陶瓷界專家對劉思敏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創作既恪守傳統法度,又不失時代氣息,展現出新生代陶瓷藝術家對非遺技藝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轉化能力。
“師父常說,陶瓷藝術要‘守得住根脈,開得出新花’。”劉思敏表示,“這三件作品既是我個人藝術旅程的階段性呈現,也是我們這一代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真誠回應。”
除了藝術創作,劉思敏還積極參與陶瓷文化的公眾普及與國際交流,通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中國陶瓷之美。她的亮相不僅標志著新生代傳承者的崛起,也象征著中國傳統工藝在新時代語境下的持續煥新。
在這一國際舞臺上,劉思敏以瓷為媒,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用溫潤如玉的釉色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藝術生命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