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露月)金秋時節,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楊沖村的光伏板下,瓜蔞藤蔓郁郁蔥蔥,累累果實綴滿枝頭。由村黨支部牽頭發展的瓜蔞產業迎來豐收旺季。村民們穿梭其間采摘、分揀,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光伏板下累累果實綴滿枝頭。通訊員 供圖
盤活閑置資源,荒地變身“致富田”
面對荒山荒坡土地利用不充分的現狀,楊沖村黨支部立足村情實際,積極與荊門農科卓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創新推行“光伏+農業”特色種植模式,充分利用光伏板下閑置土地發展瓜蔞種植,首批種植面積達400畝。

牌樓鎮楊沖村的光伏板下,瓜蔞藤蔓郁郁蔥蔥。通訊員 供圖
“這種模式實現了土地資源的‘立體增收’,既不影響光伏發電,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是我們推動產業振興的新路徑。”村黨支部書記楊愛華介紹。瓜蔞作為食藥兩用的經濟作物,市場需求穩定,每畝產值約3000斤,按當前市場價測算,畝收益可達4000元。更難得的是,瓜蔞屬于一次種植、多年收益作物,種一年可連續采收五年,有效降低了種植成本。通過智慧農業系統實現滴灌自動化澆水和水溶肥一體化澆灌,進一步提升了瓜蔞品質。這片曾經的閑置地,如今已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金土地”。
壯大特色產業,鼓起村民“錢袋子”
楊沖村發展瓜蔞產業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地處S439省道旁,交通便捷,為種苗、肥料等物資運輸及瓜蔞產品銷售提供了有力保障;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18℃,無霜期長且降水量充沛,完全契合瓜蔞生長需求;土壤以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為主,pH值適中,為瓜蔞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
規模化種植帶來了可觀收益。荊門農科卓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表示:“明年我們將加大投資規模,將流轉的剩余2000畝土地全部種植瓜蔞子。”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正成為楊沖村瓜蔞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產業興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村民。瓜蔞子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為當地村民創造了豐富的就業機會。采摘旺季日用工量達50人,日工資120-200元,村民年均增收超萬元。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務工得薪金,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延伸產業鏈,打造振興“新引擎”
為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楊沖村與合作企業制定了長遠規劃,著力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在擴大種植規模的同時,雙方計劃合作建設瓜蔞加工廠,配置專業設備進行清洗、烘干、切片等深加工,形成完整的產業閉環。通過深加工,不僅能提升產品附加值,還能拓展銷售渠道,增強市場競爭力。據測算,2000多畝瓜蔞基地進入穩產期后,預計畝年收益可達5萬元,將極大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村里創新推行“訂單農業”模式,由村集體和企業提供種苗與技術指導,農戶負責種植,企業保底回收,徹底解決銷售難題,實現企業、村集體和農戶的三方共贏。
從盤活閑置資源到發展全產業鏈,楊沖村以小小瓜蔞撬動了產業振興的大格局。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楊沖村正沿著特色產業發展之路穩步前行,讓共同富裕的夢想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絢麗綻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