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恒 通訊員 周玉琴 肖赟 王越
11月3日一大早,家住武漢市漢陽區的況清,就帶著1歲多的兒子,直奔“每日打卡地”——墨水湖公園旁新添加的兒童游樂區。剛到公園,孩子就扎進了玩耍的小群體里,十來個小朋友正湊在滑梯旁、沙坑邊撒歡。很少有人知道,這座生機勃勃的游樂場地下,藏著武漢市首個集“地下調蓄治污、地上停車游憩”于一體的創新工程——芳草路初雨調蓄池。

停車場下方,就是巨大的蓄水池。
3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旁,嶄新的停車場已對外開放,110個停車位整齊排列。地面的格柵間、通風口早已與周邊綠化景觀融為一體,絲毫看不出地下藏著大型設施。順著入口走進地下空間,近3層樓高的初雨調蓄池已全部就位,隨時可以攔截初期雨水。

這座調蓄池可儲存2.5萬立方米水量。
據了解,這座調蓄池可儲存2.5萬立方米水量,覆蓋2.2平方公里匯水面積。“降雨初期的水很‘臟’,一沖刷屋面、路面,就會裹挾灰塵、垃圾等污染物直排入湖,加重墨水湖污染。”芳草路初雨調蓄池項目負責人蔡文濤指著池體解釋,“調蓄池就像給雨水裝了個巨型‘凈化器’,能精準收集芳草路、湯家咀兩個排口的雨水,再抽排到市政污水管網,確保墨水湖水體安全。”他還補充,遇上大暴雨時,調蓄池還能通過儲水調節功能,幫周邊緩解排澇壓力,“到時候這池子里會存滿雨水,幫地面‘扛’住降雨壓力。”
地下設施“默默干活”,地面空間則完完全全還給了居民。將視角從地下拉到天空,除了110個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的車位,這里還恢復了9000平方米綠化,增設了兒童滑梯、沙坑等游樂設施。

11月3日一大早,就有許多市民前來“遛娃”。
況清和余佳同住在匯福園小區,倆人家的孩子只差兩歲,如今每天都結伴來這兒遛娃。“以前,墨水湖公園附近沒有適合小孩玩的設施,想帶娃出門,得走很遠才能找到游樂場。”況清笑著說,今年9月30日工程竣工后,家門口多了個“遛娃圣地”,省心又方便。

小朋友在游樂園玩耍。
“我們社區有很多老舊小區,居民早就盼著能有個能停車、能遛娃的地方。”琴斷口街道匯福園社區書記汪麗娜介紹,前期征求意見時,“停車方便”“有孩子玩的地方”是居民提得最多的訴求。如今,這些訴求都成了現實。
漢陽區城管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以“小微改造”為抓手,在存量空間里挖潛力,讓更多像初雨調蓄池這樣的項目落地,讓小單元城市更新帶動環境大變化,真正實現生態治理與民生改善的“雙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