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星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通訊員章晟)11月3日,一場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武漢某定點造血干細胞采集醫院啟動。來自湖北某市三級綜合醫院的青年職工龔星(化名),經過數小時的采集,成功捐獻271毫升造血干細胞,為華東地區一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龔星由此成為湖北省第756例、中華骨髓庫第21456例非親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龔星今年30歲。2017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進入當地一家醫院從事綜合管理工作。早在求學時期,龔星便開始無償獻血,還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從校園到工作崗位,他將這份對生命的關愛堅持了下來。據統計,2014年至2025年,他5次捐獻全血共1700毫升,捐獻成分血6個治療量。其間,他因身體原因一度中斷獻血,但恢復后,他再次義無反顧地回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
一次常規獻血過程中,龔星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當即留下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當時沒有多想,就是覺得如果有機會救人一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龔星回憶。
今年5月,龔星接到某市紅十字會配型成功的通知,感到既意外又高興。“配型成功率那么低,能被選中是一種緣分。”他說。沒有絲毫猶豫,他表示愿意履行當年的承諾。隨后,他順利通過高分辨配型檢查和全面健康體檢。
為了以最佳狀態完成捐獻,原本生活作息規律的龔星,更加注重飲食健康和適度鍛煉。幾天前,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入住采集醫院,開始接受動員劑注射,以促進造血干細胞大量釋放到外周血中。盡管動員劑帶來了一些類似感冒的腰酸癥狀,但他始終樂觀面對。“想到遠方有一個生命在等待,這點不適完全可以克服。”龔星說。
11月3日,是造血干細胞采集的日子。在定點采集醫院的病房里,龔星躺在病床上,鮮紅的血液從他的手臂緩緩流出,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循環、提取,富含生命種子的造血干細胞被一點點收集到儲血袋中,剩余的血液成分則經由另一側手臂回輸體內。經過幾個小時的采集,他成功捐獻了271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這袋凝聚著愛心與希望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小心翼翼地封裝,由專人以最快速度送往華東地區某醫院,注入一位血液病患者的體內。
龔星的成功捐獻,是湖北省自開展非親緣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以來的第756例。這個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后,是700多位如同龔星一樣的普通人,用他們非凡的勇氣和無私的奉獻,編織起一張日益密集的生命救助網絡。每一例捐獻,都是一個生命的重啟、一個家庭的拯救,也是一次社會正能量的強勁脈動。
龔星憧憬著,通過自己的行動,能感染和號召更多人。他說:“不管是無償獻血,還是從事別的公益活動,都能為他人、為社會貢獻出一點力所能及的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