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張雙雙
成箱野貓被轟然傾倒,受驚的生靈或竄入山林或溺亡水庫——最近,廣東清遠迎咀水庫的“放生”鬧劇,引起社會關注。當地政府發布情況通報稱,“經核查,現場山林發現有部分貓只,山路旁有遺留貓糧”,并且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定期巡查,并發動周邊熱心群眾認領貓只”。
在網友發布的視頻中,一群人戴著口罩在廣東清遠市清城區迎咀水庫區域放生大量貓,不少貓被驚嚇后攀爬到樹上,有的因受驚后跳入水庫而溺水。迎咀水庫是周邊居民的飲用水源地,漂浮的貓尸直接威脅著數萬人的飲水安全。源潭鎮政府工作人員證實,水庫嚴禁入內,這群人很可能是通過鎮界交界處偷偷潛入。
大規模放生野貓會嚴重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根據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國的散養貓和流浪貓每年捕食的鳥類數量大概在27億—55億只,其中流浪貓占了80%以上。近千只野貓的捕食量足以讓一片區域的鳥類、兩棲類種群遭受滅頂之災。另一方面,被迫適應野外環境的貓存活率極低,它們要么成為生態殺手,要么在殘酷的自然選擇中死去。這些宣稱“從餐館救助”的動物,轉眼間又陷入了新的生存危機。
類似無序放生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發生。2023年,迎咀水庫水源保護區曾驚現大量病死貓,系有人放生;2024年,蘇州河因無序放生,曾創下一天撈出1噸死魚的“紀錄”。這種既不考慮動物福利,又無視生態平衡的行為,本質上把“行善”變成了“作惡”。
科學的動物保護不能一時沖動,需要專業評估,需要敬畏生態,更需要堅守法律底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清遠相關部門已展開調查,這類行為必將受到嚴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