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傳承和創新,孝感麻糖與米酒產業發展迎來百花齊放新局面。(視界網 徐文 陳江華 攝)

員工在生產線加工麻糖。 (湖北日報通訊員 吳垠 攝)

孝感麻糖米酒博物館內雕塑展現傳統麻糖生產技藝。 (湖北日報通訊員 毛峰 吳垠 攝)
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洋 沈惠東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北時強調,湖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要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
9月25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批準《孝感麻糖米酒保護和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湖北首部市州有關“文化保護與地方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為孝感麻糖米酒歷史文化保護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條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麻糖米酒產業傳承創新、提質增效,實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共6章32條,包括總則、工藝保護與文化傳承、品牌建設與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舌尖非遺”傳承千年
據史料記載,自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起,孝感麻糖便被定為貢品,距今已逾千年。
“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蟬翼甜如蜜。難得人間一佳品,傳于后世莫走移。”相傳,就是后唐莊宗李存勖的這一“金口玉言”,“欽定”了孝感麻糖的“梳子形”獨特樣式。
孝感米酒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楚辭》記載的甜米酒釀造技藝與孝感米酒古法一脈相承。
南宋祝穆編撰的《方輿勝覽》記載了孝感米酒與宋太祖趙匡胤的一段軼事。“宋太祖微時,游孝感西湖村,因渴索酒(米酒)……太祖踐位后,令寬西湖酒禁,仍置萬戶酒館。”此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以至于有“聞香下車吃水酒,糍醇香甜真可口。但凡過往孝感人,不嘗米酒虛一游”之說。
據《孝感縣志》記載,“麻曰脂麻,可以為油,和糯餳以為糖,曰麻糖,處處有之,而孝感獨著。”米酒“成于孝,始于宋。后多效之,而孝感獨著”。
1958年11月14日,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品嘗孝感麻糖后,給予“好,好,味道不錯”的評價。孝感麻糖米酒的“兩個好”,一是好在古法工藝,二是好在真材實料。
孝感麻糖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何宣川說:“孝感麻糖薄薄一片,看似制作簡單,實則有6道大工序、24道小工序。選麻、去皮、熬糖、扯糖、切糖,每一步都要嚴格把控,這樣做出來的麻糖才能入口無渣滓、吃起來不油膩,香甜又酥脆。”
據了解,如今麻糖制作大部分環節實現機械化,但仍保留約三成純手工操作,如麥芽培育、糖麻配比、揉糖、切糖等,都需人工把控,才有“形如梳、白如霜、香甜蜜脆”的獨特質感。
孝感米酒制作同樣講究“精”“細”。孝感米酒制作技藝省級傳承人楊志村介紹,孝感米酒以朱湖糯米、特制蜂窩酒曲為原料,經過淘洗、浸米、蒸飯、攤飯、拌曲、落缸、裝壇等多道工序,米酒師傅要精準把握米的軟硬度、發酵溫度、酒曲用量等,最終才釀出“軟、糯、鮮、香”的米酒。
代代相傳的傳統工藝、一絲不茍的制作匠心、深厚的文化底蘊,使麻糖、米酒這兩道孝感名點走遍大江南北,留下了不少高光時刻:1981年,“孝感牌”麻糖登上國宴,1993年,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2016年,孝感米酒亮相G20杭州峰會,2017年又走進廈門金磚國家會議餐桌……
“逢年過節看爹娘,莫忘帶幾盒好麻糖。”麻糖、米酒是孝感的傳統特色小吃,也是孝感人過年的必備佳品。酥脆的麻糖、醇香的米酒,這兩味相依相存的甜蜜,是年節時的喜慶,是游子行囊里的鄉思,也是待客之道中的摯誠,深深地嵌入到孝感人的生命禮儀與情感結構之中,這不僅是對父母長輩的一份心意,更是對孝文化的一種傳承與弘揚,承載著孝感的城市記憶與文化基因,是孝感獨有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和旅游名片。
“甜蜜搭檔”香飄世界
1925年,頗有商業頭腦的魯毓柏率先在孝感北正街開起一家“魯源興米酒館”。一時間,米酒館生意興隆,顧客盈門。1956年,孝感縣飲食服務公司成立,將“魯源興米酒館”公私合營,掛牌“孝感米酒館”。1986年,公司下屬的“槐蔭酒樓”在城區城站路大天橋開業,成為孝感米酒的主要銷售窗口。
“一河兩岸八埠口,兩塊麻糖一杯酒。”孝感麻糖原產地在孝南區臥龍鄉八埠口村,以家族作坊為主,挑擔叫賣。當時有名的是位于府前街的羅榮順麻糖店。1956年,羅榮順麻糖店參加公私合營,成立副食加工廠生產麻糖。1977年,在城隍潭九號,新建國營孝感縣麻糖廠,采用機械化生產,開啟了工業化生產的新紀元。
……
孝感麻糖與米酒,這對從歷史深處攜手走來的“甜蜜搭檔”,從手工作坊起步,歷經國營整合、市場化轉型后,通過傳承與創新,一批特色龍頭企業迅速發展壯大,迎來了百花齊放的產業發展新局面。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責任公司針對消費者健康、多元口味等需求,研發低糖米酒及海苔、椒鹽等10多款口味麻糖,還開發黑芝麻丸、清米酒等系列產品。
湖北爽露爽食品股份公司在傳統米酒制作工藝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已開發近200款米酒單品。其中,茶飲、調味品、低度飲品等賽道開發的新品,成為營收增長的“拳頭產品”。
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公司建成湖北省米酒行業首個5G智能工廠,實現生產智能化、數字化、標準化。同時,打造液態調味、健康飲品、休閑零食、低度發酵酒多元業務矩陣,還開設茶飲品牌店,把米酒與咖啡、奶茶、養生食品結合,“圈粉”年輕人。
在孝感麻糖米酒企業,創新處處可見:針對年輕消費群體,開發果凍米釀、氣泡型低度米酒、無醇米酒等產品;為方便消費者攜帶,開發糖果形麻糖,將大包裝改為小包裝;為延長最佳食用期,研發麻糖去濕保鮮技術……
近年來,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麻糖米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強化要素保障與全周期服務管理,支持企業深耕品種品質品牌,加強科研與成果轉化,著力把麻糖米酒“小品類”做出“大賽道”。目前,全市現有麻糖米酒生產企業36家,年產麻糖1000余噸、米酒20余萬噸,輻射帶動孝南區朱湖農場、云夢縣下辛店鎮等地近10萬畝糯稻種植,形成“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旅”全鏈條生態,2024年全產業鏈規模達60億元。
通過“孝文化+美食+文旅”產業發展模式及“百城千店”計劃,麻糖米酒銷售區域覆蓋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及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已突破1000萬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市場品牌效益凸顯,現有“中華老字號”2家、“地理標志”1項、中國“馳名商標”3家,打造出全國首批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名單(孝感麻糖)、“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推廣清單和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孝感米酒)的品牌“雁陣”。
“今年以來,全市新簽約和擴能的麻糖米酒產業鏈項目11個,投資金額23億元。建設一個綜合文化體驗園、支持打造一批標準化的消費場景門店、每年舉辦一次孝感麻糖米酒文化周活動等正在有序推進。”孝感市麻糖米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負責人介紹,市委、市政府提出助推麻糖米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個一”工作舉措,將進一步做強產業、做大企業、做優產品、做響品牌,擦亮孝感的城市名片、文化名片、旅游名片。
“城市名片”法治保障
如何守住傳統工藝的“根”與“魂”,又能契合現代產業發展的“時”與“勢”,讓麻糖米酒這張名片在新時代煥發奪目光彩?孝感人大一直在思考。
“盡快出臺孝感麻糖米酒產業保護和發展條例,營造孝感麻糖米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今年元月份,孝感市七屆人大六次會議期間,市人大代表王丹麗領銜提出《關于大力支持我市麻糖米酒產業發展和保護的議案》。
孝感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經大會主席團審議后,于2月份正式啟動立法程序。麻糖米酒的保護與發展,正式從一般性建議提升至立法解決的層面。
4月22日,起草工作專班數易其稿,形成了《條例(草案)》。4月24日,《條例(草案)》經孝感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月至8月,孝感市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專題調研孝感麻糖米酒產業保護和發展情況。在整個立法過程中,人大代表們圍繞條例的合法性、合理性展開多輪深入研討。8月14日,孝感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對《條例(建議表決稿)》進行審議并表決通過。9月25日,獲湖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批準,該《條例》成為我省首部市州有關“文化保護與地方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孝感麻糖米酒產業從“傳統傳承”邁向“依法保護、規范發展”的新階段,為守護匠心技藝、傳承文化根脈、賦能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讓孝感麻糖米酒特色產業既“守得住傳統”,又“接得住時代”,成為孝感展示城市文化的“活名片”。
《條例》共6章32條,包括總則、工藝保護與文化傳承、品牌建設與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重點規定了五個方面內容:
一是明確政府職責,突出引導作用。《條例》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孝感麻糖米酒保護和發展工作的領導,經濟和信息化部門負責孝感麻糖米酒保護和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支持引導和監督管理,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二是加強保護傳承,弘揚歷史文化。《條例》明確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制作的工藝特點,建立孝感麻糖米酒歷史文化保護名錄,加強對孝感麻糖米酒傳統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展對涉及孝感麻糖米酒的傳統制作技藝、民風民俗、故事傳說及重要實物的搜集、研究和整理。
三是健全標準體系,推進品牌建設。《條例》明確制定和完善孝感麻糖米酒生產經營相關標準,建立健全孝感麻糖米酒品牌培育服務體系,加強地理標志商標、中華老字號品牌等知識產權保護,依法推動設立和使用孝感麻糖米酒區域公共品牌,提升孝感麻糖米酒品牌價值和知名度。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共助產業發展。《條例》明確加強孝感朱湖及相近生態糯稻種植區保護,將孝感麻糖米酒的傳統工藝改進和產品品質提升納入科技計劃重點支持范圍,加強孝感麻糖米酒產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發揮財稅政策、專項資金、產業基金對孝感麻糖米酒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
五是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質量安全。《條例》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孝感麻糖米酒生產經營的監督管理納入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將孝感麻糖米酒生產經營者的產品質量和地理標志商標、區域公共品牌的使用等納入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