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競恒 通訊員 汪玉平 萬婷 王越
“您買菜回來啦?”“對,家里還有肉,今天就買點西蘭花?!?1月3日上午10時許,武漢市東西湖區一條嶄新的步道上,常青花園第二社區黨委書記張芳與一位買菜歸來的婆婆寒暄起來。
微風輕拂,陽光和煦。這條僅200米長的步道,是連接花園菜場與常青花園八村、九村、十村5000多名居民的暖心紐帶。柵欄上,一排排宣傳板靜靜訴說著東西湖區的發展故事;一旁的便民停車場里,成片的波斯菊在秋風中搖曳生姿。

步道上,一位寶媽正在“遛娃”。(記者張競恒攝)
然而就在不久前,這段如今只需幾分鐘的路程,居民們卻要多繞行十幾分鐘。一片閑置空地像一道屏障,阻隔了居民通往菜場的便捷之路。
作為東西湖的老舊社區之一,常青花園約有四分之一住戶是老年人?!跋奶熳铍y熬。”張芳回憶,“老人們拖著買菜車,在烈日下走十幾分鐘,對身體真是個大考驗?!辈粌H如此,這片空地常年黃土裸露、雜草叢生,還堆放了建筑垃圾、廢棄家具等,推窗見“荒”成了附近居民的日常困擾。

便民停車場極大緩解了小區居民的停車壓力。(武漢城管供圖)
轉機出現在2024年。這塊地被政府收儲后,交由武漢臨空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常青花園社管辦、東西湖區城管執法局主動對接,將其列入“全市重點小微空間改造項目”。一項旨在“打通道路、改善環境、緩解停車難”的改造計劃正式啟動。
清除雜草、平整土地、鋪設路面……工程迅速推進。短短幾個月,一條嶄新的步道修建完成,同時利用原有硬化的路面,建起了擁有236個車位的便民停車場。最讓張芳感動的是,整個施工期間實現了零投訴,“這說明我們真正做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居民王紅和朋友到停車場的花叢中拍起了照片。(記者張競恒攝)
“原來要繞十幾分鐘的路,現在幾分鐘就到!”1999年就入住常青花園的老居民王紅,欣喜地細數著改造的貼心之處:步道高出停車場并加裝護欄,實現人車分流;居民樓外墻繪上了巨幅彩繪,讓每天出行都充滿美感;停車場中,總面積達3000余平方米的波斯菊,從9月一直綻放到12月初,將這里裝點成一座別樣的花園。

柵欄上的宣傳牌講述東西湖發展史,巨型墻繪讓人賞心悅目。(記者張競恒攝)
停車場的定價同樣親民。社區居民享受每月70元的停車優惠,外來買菜車輛也有限時免費,讓采購更加從容不迫。
從4月步道竣工、7月彩繪上墻,再到8月播撒花種、9月鮮花綻放,這片曾經的閑置空地完成了一場場美麗的蛻變。每一次細微的更新,都在居民的生活中積累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這條路真的蠻好咧?!币晃?0歲的老婆婆笑著留下這句樸實的評價,拖著買菜車,沿著平整的步道穩健地向菜場走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