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余瑾毅、通訊員李利華、柳惠芳)招標文件編制不規范、評標專家履職不嚴、村干部私自指定施工單位……11月4日,武漢青山區公布工程建設招投標專項整治中的典型案例。

資料圖片
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涉及資金量大、利益關聯度高,歷來是腐敗易發多發重點領域。此次整治由該區紀委監委領導,由區行政審批局牽頭,聚焦招標人規避招標、投標人串通投標、評標專家違規操作、代理機構違規執業、黨員干部插手干預等五大問題,常態化跟蹤項目審批、招標文件編制、評標過程等關鍵環節,確保問題找得準、靶向更聚焦。
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排查突出問題24個,問責單位及人員33個,清繳追回資金54.378萬元,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線索3條,區紀委開展警示教育2次,推動建立長效機制11項,并公布以下案例:
“弄虛作假”投標企業被重罰
今年3月,省、市督辦要求徹查某公司擾亂招投標市場的操作模式。區專班迅速核查發現,該公司在參與電力通道EPC項目投標時,存在業績造假、資質材料虛假等弄虛作假行為。按職責分工轉辦行業監管部門后,依法對涉事企業處以47萬元罰款,對直接責任人罰款2.3萬元,并在信用平臺公示失信記錄。“這次處罰不僅讓我們付出了經濟代價,更丟了市場信譽。”涉事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后絕不再碰紅線。
村級工程“未招先建”被嚴查
東部某街村委會在陵園建設項目中,未履行公開招標程序,未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直接指定施工單位,并偽造三方比價、會議記錄等資料。問題線索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后,2名相關村干部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區專班并未止步于個案處理,而是深入剖析“村民議事規則缺失”“項目審批流程松散”等根源,推動出臺《村級工程類項目招標管理辦法》,明確“未招標不得開工”“比價資料需村民代表簽字背書”等剛性要求,從源頭杜絕“微腐敗”。
評標專家“走過場”被標記
在某殯儀館設施改造項目中,評標委員會7名專家未按招標文件規定的標準評分,導致評標結果公正性存疑。區專班督辦行業監管部門后,對涉事專家進行約談警示,并在“湖北省綜合評標專家庫”標記“一般不良行為”,同步約談招標人(文件編制不規范問題),推動評標流程“標準化”、專家履職“規范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