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褚楠
通訊員 葛鐵
“看,‘俠義公交’來了!”11月4日,一輛以“桃花島”為主題的公交車從襄陽東站緩緩駛出,穿行于襄陽古城、華僑城等景點之間。
今年國慶假期,“俠義公交”首次亮相襄陽古城,公交駕駛員扮演“郭靖”“黃蓉”開公交,迅速吸引廣大市民游客爭相打卡。
這輛滿載武俠文化元素的公交車,助推襄陽文旅火爆出圈,網絡話題點擊量累計破億次。“潑天流量”的背后,是襄陽市公交集團在困境中的主動突圍。
“‘俠義公交’從策劃到落地,全程由我們的‘松鼠養車’團隊自主操盤。”襄陽市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曉芬坦言,這不僅是文化賦能的創新嘗試,更是破解公交經營困局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隨著城市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傳統公交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被動運營到主動破局,襄陽公交探索資源變資產、服務變收益、成本變效益“三變”改革,在堅守公交服務主責主業的同時,以跨界思維構建“公交+”產業生態圈。
走進位于樊城區前進路的“松鼠養車”旗艦店,10余臺社會車輛正在進行維保作業,一派繁忙。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因客流銳減而閑置的汽車長途客運站。
“起步時年產值僅116萬元,短短3年就實現年營收破千萬元。”門店負責人胡磊介紹,該品牌如今已形成全市連鎖網絡,躋身當地汽車維修服務第一梯隊。
閑置資源盤活的故事,也在襄城區新能源汽車公園上演。襄陽公交將沉寂多年的老舊場站,升級改造為集車輛銷售、售后服務、文旅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國慶假期,園區成功舉辦襄陽國際車展,3天銷售額近4000萬元。”襄陽市公交集團副總經理余昆說。
服務創新同樣贏得市場認可。在襄陽東站公共汽車停車場,外形呆萌的“小鹿快跑”響應式公交,提供網約車式隨叫隨到服務,成為眾多旅客出行的新選擇。截至目前,襄陽公交已為130家單位開通86條定制化線路。
“公交+”產業鏈仍在持續延伸:2024年10月成立的漢江物流供應鏈公司,通過“公交+物流”當年實現營收1665萬元,“同城半日達”服務覆蓋全市;“公交+檢測”打造的“螞蟻檢測”品牌,運營首年即扭虧為盈;“公交+傳媒”年營收突破1500萬元,位居中部六省同級公交企業前列。
“資源盤活不是簡單變現,核心是精準匹配市場需求。”李曉芬舉例說,襄陽公交將核心商圈舊樓、老停保站改造為酒店和教培中心,年增收近500萬元;與郵政企業共建寄遞物流中心,“倉儲+配送”模式年增收超150萬元。
“一切與公交相關的業務都可嘗試,一切與汽車相關的產業都可涉獵。”李曉芬介紹,今年前10個月,襄陽公交集團“公交+”產業集群實現營收9000余萬元,全年預計突破1億元,為公交運營主業提供有力支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