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金凌云
宏偉藍圖鼓舞人心,偉大征程催人奮進。11月4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在湖北進行宣講,中央宣講團成員,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一行走近黨員干部身邊,來到科研生產一線,對全會精神進行全面宣講和深入闡釋。
既有深度思考,又有實踐指導,聆聽宣講后,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結合本職工作崗位抓好貫徹落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抓好落實乘勢而上
全會為我們擘畫了發展藍圖、規劃了實踐路徑、作出了戰略部署,如何抓好落實、乘勢而上?
“聽完宣講,我深刻認識到,要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湖北九峰山實驗室主任丁琪超說,全球正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會提出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大家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關鍵是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具體實踐,要將國家戰略需求牢記在心、勇擔使命,與同行們擰成一股繩,合力攻堅。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曉艷也從宣講報告中找到答案。她表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聚焦原始創新,全力攻關農業微生物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開發更具影響力的新產品,助力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為擴大農業微生物在生物制造領域的產業份額、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貢獻力量。
“今天的宣講,為青年一代提出了更多值得深思的課題。”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陳晨說,要自覺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樹立創新志向,勇擔時代責任,把全會精神內化為堅定的理論自覺、外化為切實的奮進舉措。
為支點建設增添活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方面作出部署。
當前,湖北正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當使命,推動新技術競相涌現、新成果加速轉化、新主體蓬勃發展。
“宣講中提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置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令我深感振奮。”銳科激光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閆大鵬說,銳科激光也將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實干動力,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充分發揮激光產業鏈鏈主作用,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同時,積極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青年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怎樣為青年人才厚植成長的沃土,為支點建設增添活力?
團省委書記劉治田表示,團省委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通過“悅學習·躍青春”等思政載體,引領全省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深入實施“五大青春行動”,推進“七項青年計劃”,持續打造“創新湖北·青力青為”、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愛心托管班等品牌,將青年發展與時代同頻共振,進一步激發青年的活力和創造力,動員廣大青年為支點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科技創新高地
11月4日下午,宣講團前往華工科技智能制造未來產業園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與一線科研人員熱切互動。
“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未來會有哪些新的政策舉措?”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研發工程師舒坤積極提問。
“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部署推進重大科技創新任務,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著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宣講團詳細作答。
“過去五年,對我們來說是砥礪奮進、勇攀創新高峰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引著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從跟跑走向并跑、領跑。”與宣講團互動時,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心潮澎湃。
他說,華工科技對未來五年的發展有底氣、更有方向,將進一步聚焦高速率光器件、高端精密裝備“卡脖子”難題,深化“激光+AI+機器人”在工業、農業更多細分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湖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力量。
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地鏡設施副總工藝師譚賢君也向宣講團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國家在加強基礎研究方面,會有哪些措施?
對此,宣講團表示,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在建設科技強國的偉大征程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
“做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敢闖‘無人區’,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和支持,是給廣大科研工作者最好的定心丸。”譚賢君說。
展望未來,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李邵軍充滿信心。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擔負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使命,從科研組織模式、科技評價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世界一流科研機構。”他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