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獎團隊合影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狄鑫 通訊員張俊 趙婧萱 石焰)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南京大學落下帷幕。長江職業學院選送的《離散與重構:我國尋親家庭的心理重建路徑與社會支持網絡優化研究》作品,經校級遴選、省賽角逐、國賽終審,斬獲主體賽全國特等獎。
“挑戰杯”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學術科技的“奧林匹克盛會”,是國內級別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大學生科創賽事,也是教育部認可的最高含金量學科競賽之一。本屆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全國學聯、江蘇省政府共同主辦,全國2700多所高校、300多萬名大學生的40余萬件作品參賽。
長江職業學院獲獎作品由文化教育學院2023級播音與主持專業鄧欣蕊、2023級學前教育專業何書婷、2023級學前教育專業韓一卓、2023級網絡新聞與傳播專業朱曉婧、2024級網絡新聞與傳播專業梅美、2024級網絡新聞與傳播專業游夢媛共同完成,輔導員李洪磊擔任指導教師。
鄧欣蕊作為該項目負責人,是我省廣水市“寶貝歸家”巾幗志愿服務隊的核心成員。她曾深入11個鄉鎮,參與23次尋親行動,親手整理過106份尋親檔案,并直接助力3個家庭團圓。
在輔導員李洪磊的指導下,這支由播音主持、學前教育、網絡新聞與傳播等不同專業學生組成的青年團隊,利用假期時間,開啟了長達兩年的系統性探索。他們的足跡跨越9個省份,深入106戶尋親家庭進行面對面深度訪談,收集了超過百萬字的一手資料。
基于翔實的走訪調研與專業分析,團隊首次清晰繪制出我國尋親群體獨特的“心理創傷特征圖譜”,系統揭示了他們在不同階段面臨的心理困境與成長軌跡。研究并未止步于“診斷”,團隊更開出了一副“藥方”——創新性地構建了一套分群體、分階段的心理干預體系與社會支持網絡優化路徑,為“技術尋親”與“心理重建”的有效銜接提供了關鍵的實證支撐與解決方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