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杜燕飛)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綠色氫氨醇產業集群推進會上,與會嘉賓表示,綠色氫氨醇產業是連接綠電與終端應用的紐帶。要加大科技創新,多方協同發力,打通從制氫、儲運到終端應用等全產業鏈條上的堵點,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氫氨醇產業是連接綠電與終端應用的紐帶。”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委員、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原副司長、二級巡視員梁志鵬表示,可再生能源電力轉化為氫氨醇,直接作為工業原料或者在工業、交通領域替代煤炭、天然氣以及石油消費,是增加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總量的新路徑。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蔣利軍說,風光氫氨醇一體化提供了新能源就地消納新模式。通過電解水制氫,將綠電變為綠氫、綠氨、綠醇,使之易于儲運,既可作燃料,又可作原料,實現了風光資源的多元化應用。
“目前氫能產業處于發展培育期,綠色氫氨醇產業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戰略價值,正從概念走向實踐,成為連接綠電與終端應用的關鍵紐帶。”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于彤說。
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認為,低碳甲醇是綠氫最好的儲運載體,1升甲醇的產氫量是1升液氫的2倍。低碳甲醇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注,最大限度提升了經濟性。
推動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要發展電解槽技術。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馬軍表示,堿性電解槽通過工程化設計,可適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制氫的應用需求,其發展潛力將隨著市場成熟逐步釋放。
當前,各地正在積極布局綠色氫氨醇產業。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盟長郭玉峰表示,作為國家風光資源一級區域,綠電已成為錫林郭勒盟發展綠色氫氨醇產業的底氣。除此之外,錫林郭勒盟還擁有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及政策保障。目前,已配套推出了支持能源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辦法以及增量配電網等一攬子措施。
盡管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難點,要加大技術創新。從制氫環節看,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叔賢表示,綠氫成本是氫能達到可持續目標的關鍵要素,需要將綠氫成本從目前21元/公斤下降到與灰氫成本相當。當前,綠電制氫和二氧化碳碳捕集兩大方面制約著綠氫降本,要依靠技術創新,打破綠氫高成本瓶頸。
在儲運環節,航天氫能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安剛認為,打通大規模儲運技術瓶頸,才能大幅降低氫能成本。
在終端應用環節,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李志堅表示,可再生甲醇、氨以及航空燃料需突破各環節關鍵技術,為繼續擴大應用場景規模積累經驗。
與會嘉賓認為,相關政策、區域試點為綠色氫氨醇產業發展奠定基礎;技術創新與政企協同,將成為突破成本與技術瓶頸、推動產業從概念走向成熟實踐的關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