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湖北日報通訊員 李旭輝 攝)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升蕾、通訊員王浩、李艷)11月4日,襄陽市召開“決勝收官‘十四五’謀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聞發布會。襄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馮曉濮介紹,襄陽大力實施“兩資三能”工程,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布局“三線并進”,交出了一份“根基實、體系優、動能強”的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答卷。
“十四五”期間,襄陽累計爭取各類政策資金達37.1億元,僅今年前三季度就獲得4.244億元。湖北聯投、興發集團、東風新能源智能越野車等一批百億級項目落地生根,為襄陽工業注入“新鮮血液”。
針對企業“市場難拓、融資難求、配套難解、人才難得”等痛點,襄陽以達產釋能、技改賦能、強鏈聚能“三能聯動”為核心,實施“紓困扶企、培育強企、要素保企、金融活企、強鏈促企、數智助企、政策找企”七大行動,推出“襄車協同”“襄機聯動”“襄遇襄織”等特色服務品牌。
今年以來,46場產銷對接活動讓500余家企業“串珠成鏈”,“十行百億千企”融資對接活動為914家企業注入28.7億元“金融活水”,324家中小企業借數字化轉型“乘數起飛”。產創融合持續深化,航天四十二所產品“問天”、匯爾杰玄武巖纖維五星紅旗登月、漢江重工“昆侖號”架橋,彰顯“襄陽智造”實力。
據統計,“十四五”期間,襄陽新增3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總數達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63家、總數突破70家;國家級綠色工廠新增25家、總數達32家;已建成9家國家級5G工廠、11家省級無人工廠。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襄陽堅持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布局“三線并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汽車產業加快轉型,東風日產聯合華為推動鴻蒙座艙版天籟、實現油電同智,三環鍛造、美利信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全“鏈”向新、加速油電跨越;磷煤化工耦合質變,湖北聯投、興發集團、云圖控股、鄂晉襄、長江化工等6個百億級項目落戶襄陽,繪就千億級產業發展新藍圖;紡織面料“黑科技”頻出,錦綸66、玄武巖纖維,讓傳統織造邁上新材料新路。
新興產業“新枝成大樹”。東風奕派納米01整車量產、東風新能源智能越野車項目落戶。今年前三季度,襄陽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5.9萬輛、同比增長29.1%;駱駝新能源低碳產業園、楚能新能源襄陽70GWh鋰電池等一批重點項目,構筑襄陽新能源電池產業堅實根基;全國首家低空裝備人機安全評估中心落戶襄陽,2家企業成功切入國內主流飛行器制造商供應鏈體系。
如今,“武襄十隨”汽車產業集群晉升國家級,谷城縣再生鋼鐵產業集群、樊城區航空應急防護紡織品產業集聚區躋身國家級名單,“宜荊荊襄”世界級磷化工循環產業集群和宜昌、荊州、荊門、襄陽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納入全省規劃,產業集群效應持續釋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