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增福)11月5日上午8時30分,100余名社會各界代表和服刑人員親屬走進咸寧監獄,參加湖北監獄“統一開放日” 暨“書香文化進監獄”成果展演活動,零距離感受監獄規范化管理和教育改造工作成效。
書香潤心:文化滋養點亮新生希望
“剛入獄時,我不再努力,不再有希望。”服刑人員吳東(化名)站在臺上,聲音有些顫抖。他的妻子和女兒坐在臺下,目光緊緊跟隨著他。在監獄民警的幫助下,他加入了讀書活動,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吳東在臺上激動地說:“今天的活動,我的家屬也來了。我的節目不僅被民警和同改看到,更被社會愛心人士和我的家人看到,我既是參演者,又是被幫教者。”
主持人將其家屬邀請上臺。他的妻子感慨地說:“我在臺下觀看節目時十分激動,尤其是聽到‘相信’兩個字。請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民警,相信教育的力量!”
“是書籍讓我重新看到了光。”吳東激動地將一本《相信》送到妻子手中。
服刑人員林于(化名)在分享《以長征精神 行新生之路》時感慨,監獄幫他認清自我,讓更多人把刑期當學期。
活動現場,新華書店工作人員再次為服刑人員推薦書籍,并贈送了《圓圈正義》。服刑人員艾明(化名)接過書本時鄭重承諾:“在咸寧監獄養成的讀書習慣,我會保持一輩子,絕不放棄。”
愛的語言:多維幫教搭建心靈橋梁
“我們連續三年讀的那本書叫什么書?”民警孫敏問道。“《非暴力溝通》!”服刑人員們齊聲回應。
在互動環節,三名民警與服刑人員共同演繹了非暴力溝通的故事,將活動推向高潮。這種“愛的語言”正在改變著高墻內的交流方式。
服刑人員王思(化名)說,在三年的“書香文化進監獄”活動中,監區組織了各類讀書、演講、征文活動。看到同改的作品被收入全省監獄服刑人員讀書作品集,他也要努力學習文化,爭取獲得展示的機會。
近年來,咸寧監獄扎實推進“書香文化進監獄”系列活動。“民警領我讀好書”凈化服刑人員心靈,“非暴力溝通”項目助其改善交流方式。

“活動一年比一年好,民警施教與演繹水平、服刑人員受教與展示水平逐年提升,形成良好互動效果。”咸寧市朗誦家協會主席孫和平高度肯定活動的成效。
“以前總擔心他在里面吃苦、沒人管,現在親眼看到咸寧監獄建設好、管理嚴、教育實,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親情幫教現場,眾多家屬由衷感慨。
這樣的“零距離探訪”是咸寧監獄親情幫教活動的固定環節。通過打破高墻神秘感,讓服刑人員家屬直觀感受監獄的規范管理,清晰感知教育改造的力度與溫度,增強對改造的信任,為后續協同助力改造打下基礎。
陽光執法:規范管理彰顯法治溫度

社會各界代表實地參觀了監獄醫院、習藝車間、監舍和教學樓教育成果展示中心,整潔的環境、規范的管理,贏得陣陣贊許。在監區獄務公開欄,計分考核明細表、減刑假釋呈報表、生活衛生消費明細表等公示格外醒目。咸寧市人大代表程傳貴仔細查看后表示:“執法過程公開透明,既保障了服刑人員合法權益,也增強了社會公眾對監獄工作的信任。”
座談會上,代表們圍繞罪犯改造、預防再犯罪等深入交流。據悉,咸寧監獄2020年獲評省級文明單位,連續5年在全省監獄目標考核中位居前列。

在法律咨詢現場,咸寧市律師協會律師們為服刑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專業的解答消除了他們的疑慮,不少人為監獄的陽光執法點贊。
民盟咸寧市委會專職副主委阮子勝在參與五個現場的開放日活動后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才,咸寧監獄近三年借活動激活民警潛力、釋放服刑人員改造力,實現“人盡其才”,凸顯監獄激活個體能力的作用。
“開放,匯聚關懷與力量;書香,浸潤心靈與希望。”咸寧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熊浩表示,此次活動是教育改造成果的集中呈現,也是一次以開放促公正、以文化助新生的生動實踐。
據統計,該監獄累計假釋110余人;建成全省監獄首個獄務服務中心,整合家屬會見、獄務公開等功能。通過“大墻工匠”工程與職業技能教育,已培養技術能手超千人,部分刑釋人員回歸社會后創辦服裝廠、特色農莊……在今年“春風行動進高墻”就業推介會上,200余名臨釋人員達成就業意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