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夢娜 通訊員 陳蘭蘭 孫萱智)師生同建、師生同講、師生同演……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速度中國”思政課,正以新穎獨特的方式讓理論政策宣傳走出課堂、直抵人心。2025年湖北省網絡文明宣傳月活動期間,我們走進這所扎根鐵路行業的職業院校,訪課程團隊打造“師生共創+跨域傳播”的心路歷程,聽授課教師拆解“思政課程+專業教育”的設計巧思,看學生宣講團實現“故事分享+話劇演繹”的創新表達,共同探尋思政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破圈密碼。
“師生共創+跨域傳播”從思政教室走向社會課堂

“這門課不是老師的獨角戲,而是師生共同搭建的大舞臺。”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勵作為課程團隊的負責人,一語道出“速度中國”思政課的核心生命力。
師生攜手建課程,打破教與學的壁壘。大型講座聚焦鐵路發展宏觀成就,邀請高鐵技術帶頭人、鐵路勞模與思政專家聯合授課,帶領學生感知“中國高鐵為何能實現從追趕到領跑”;小班教學則深度結合專業案例,如以復興號牽引系統研發為切入點,引導鐵道機車專業學子探討科研團隊攻堅精神。授課團隊中,既有校領導、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更有勞動模范、企業精英及學生宣講團成員,形成人人能講、處處可講的育人格局。
跨域傳播破邊界,讓中國故事走向更遠。在校內,現已開設大型講座200余場,覆蓋青年學子7.2萬,吸引線上學員近3萬;在全國,課程經驗已推廣至400余所大中小學校,并分享至各類培訓班、研討會上。2021年起,“速度中國”課程團隊開始由校內教學延伸到社會實踐和國際傳播的探索,期間面向美國奧克蘭社區學院開展全英文授課、在泰國班派高鐵魯班學院進行國際版宣講,讓理論政策宣傳突破地域與語言限制,成為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窗口。
“思政課程+專業教育”讓行業特色成為傳播載體

“課前探學、課中踐學、課后拓學……這三步不是簡單的流程劃分,而是讓理論落地的關鍵紐帶?!蔽錆h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教研室主任陳蘭蘭談及教學設計時,特別強調了這一閉環模式的實踐邏輯。
內容上深度綁定,讓專業案例成為思政素材。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師陳蘭蘭設計的《從四小時半徑圈看中國鐵路發展》專題,課前指導學生查閱中國首條鐵路淞滬鐵路的變遷歷史,課中講述動車醫生馬耀鋒深耕高鐵檢修的故事,讓不同專業學生感知行業與國家發展的關聯,不少學生表示“看到了工匠精神的力量”。
師資上跨界協同,讓專業教師講好思政課堂。思政課層面,“速度中國”課程團隊教師帶領閱讀人民日報文章《發揚青藏鐵路精神,助推雪域高原高速發展》;專業課層面,計算機網絡專業課教師帶著“高鐵調度系統”“實時數據傳輸”“網絡安全防護”等專業案例走進思政課堂。各方聯動教學,既豐富了教學主體,又增強了學生的價值認同與責任擔當。
“故事分享+話劇演繹”用青春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比起生硬的理論說教,講故事和演話劇更能入耳入心,變身參與者和創造者更能調動積極性?!蔽錆h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李加英的這番話,恰恰擊中“速度中國”思政課備受年輕人歡迎的秘訣。
故事分享傳精神,讓榜樣力量直抵人心。課程團隊精選不同時期的鐵路故事,從舊中國鐵路工人跟黨走的革命故事,到川藏鐵路建設的奮斗故事,再到雅萬高鐵出海的創新故事,讓理論政策在故事里扎根。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學生張楚坦言:“以前總覺得職業教育就是學門手藝,直到課上聽到一代代鐵路人用技能托舉國家發展的故事,我主動加入宣講團給小學生講詹天佑建京張鐵路的故事,深知只有學好專業知識,才能為鐵路強國添磚加瓦。”
話劇演繹活理論,讓歷史與現實同頻共振。課程團隊還精心打造了多個原創話劇,生動詮釋鐵路精神的傳承與發展。作為大一新生,鐵道通信與信息化技術專業學生熊子儀在話劇《鐵軌上的中國夢》中,看到青藏鐵路建設中克服難題最終全線貫通的瞬間,第一次感受到“我們學的不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保障高鐵‘神經中樞’暢通的關鍵本領。”
從2019年首講開講到獲評省級網絡文明創新實踐案例,“速度中國”思政課的成長軌跡,印證了思政教育的創新方向。這門充滿活力的課程,正以扎根實踐、貼近受眾、融合特色的姿態,書寫著職業院校思政教育與網絡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