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謝宇航)“剛開始直播時,我的手都在抖,現在終于能夠自如地面對鏡頭分享宜昌的特色產品了”“第一次直播時,我緊張得忘了詞,整整兩分鐘對著鏡頭一言不發,如今能從容直播帶貨,還能助力本地商家發展”——在宜昌市伍家崗區網新聚夢服務中心的“好網民青年夜校”項目中,學員們的成長故事,見證著這一項目在數字技能培育與網絡正能量傳播中的扎實成效。網新聚夢服務中心作為全國首個在民政局注冊、圍繞網絡人士開展工作的民辦非營利性機構,其打造的“好網民青年夜校”自2022年探索以來,已為5萬人次開展專業培訓,成為湖北省網絡文明建設中以技能賦能青年、以行動傳遞正氣的實踐典范。
當下,2025年湖北省網絡文明宣傳月活動正火熱推進,“好網民青年夜校”作為宜昌網絡文明建設的特色載體,既幫助學員突破數字技能壁壘,更將“好網民”理念融入教學全過程,讓清朗網絡空間的建設力量在課堂中凝聚、在實踐中傳遞。
課程賦能:把課教到“心坎上”,讓零基礎者也能上手

“賬號搭建、內容創作、短視頻剪輯、直播運營管理,這些都是我們課程的核心內容。”網新聚夢服務中心主任、“好網民青年夜校”項目負責人兼講師陳虎介紹,課程聚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旨在加強職工數字技能培訓,完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機制。
與傳統培訓不同,夜校不局限于單一的理論講解,而是結合學員的掌握程度調整教學方式。陳虎還記得在長陽授課時遇到的場景:不少農民學員在農田勞作了一輩子,對互聯網技術一竅不通,50多歲的阿姨連簡單剪輯都要反復學,一個步驟得教好幾遍。“感受到她們不想被時代淘汰的倔強,我們就把課程拆成更直白的步驟,比如把短視頻剪輯簡化成選素材、加字幕、配音樂三步,確保沒基礎的人也能跟著做”。這樣的調整,讓課程更貼近學員需求,也讓數字技能真正走進基層。
為了把課教得更專業,教學團隊還主動“走出去”取經。中心講師團隊中的陳虎和陳嬋娟還曾遠赴杭州提升直播技術,那段時間兩人練到嗓子紅腫,陳虎更是發燒五天,卻堅持打完針就去學習。“宜昌的電商技術和發達地區有差距,我們多學一點,學員就能少走點彎路”,陳虎說。后來在培訓中,他們常把這段經歷分享給學員:“正常人每天口播4~8小時,嗓子肯定會紅腫嘶啞,這是必經的過程。”用自己的經歷激勵學員,也讓大家更有堅持下去的信心。
每門課程均設置6-12節課,保障教學的連貫性與深入性;中心還配備四間實訓直播間,為學員提供實操指導。授課團隊里,陳虎是高級電子商務師,副主任胡新、孫一權有數千家企業電商運營實戰經驗,陳虎、王坤、楊旋、柳玉華還被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外聘為“網絡思政導師”,加上全國及省級新媒體領域的專家顧問,為教學質量筑牢根基。夜校還立足宜昌面向全省,在省委網信辦、省自媒體協會指導下,先后在黃岡、神農架、荊州等地開展培訓,讓數字技能與“好網民”理念惠及更多群體。
學員成長:從“找方向”到“傳正氣”,每個故事都有力量

在夜校的學員中,有不少人曾感到迷茫,正是教師團隊的耐心引導,幫他們避開了彎路、找準了方向。據了解,夜校教師團隊中,部分教師每年都會接待60多次主動上門咨詢的個人,其中一位學員曾執意要辭職做自媒體,但老師認為他雖然熱情,可業務能力不足,既沒找準創作方向,也沒思考過變現邏輯。“我們跟他聊了好幾次,幫他分析現有能力的不足,算清楚辭職后沒有穩定收入的風險,還建議他先以本職工作為主,利用業余時間打磨內容創作和運營技能”。最終,這位學員放棄了辭職的想法,后來還特意回到夜校感謝:“幸好當時聽了勸,現在一邊工作一邊做內容,壓力小了,反而能沉下心把作品做好,比當初沖動辭職踏實多了”。也有學員在夜校的幫助下,把個人價值與正能量傳播結合起來。“宜昌好人”宋發會今年50多歲,找到陳虎希望學習新媒體技能,陳虎根據她的情況,建議她圍繞“好人工作室”做內容,把平時義務剪發、做志愿者的過程拍下來分享到網上。如今,宋發會的抖音號已累計收獲7.6萬點贊,她的善舉通過短視頻被更多人看見,也帶動了不少網友參與公益。
夜校學員涵蓋企業職工、就業創業青年、城鄉女性等不同群體,這里不僅是技能學習平臺,更是交流成長空間。自2025年以來,項目團隊及學員在文旅、城市品牌、鄉村振興等領域積極發聲,共創作正能量作品10萬多篇次,其中多件作品榮獲省級表彰。
未來展望:讓“好網民”理念持續傳遞

對于夜校項目的未來,伍家崗區網新聚夢服務中心有著明確規劃。“我們將持續增加課程種類,優化課程設置,創新課程內容,讓更多市民選到自己喜歡的課程。”該中心負責人陳虎表示。2025年11月初,中心申報的“網新聚夢紅色主播”賦能發展計劃已被宜昌市委社工部通報嘉獎。
省委網信辦聯合相關部門已推出“青年好網民”“職工好網民”“巾幗好網民”等系列品牌工程,不斷將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引向深入。未來,“好網民青年夜校”將繼續秉承“團結網絡代表人士、孵化正能量網絡作者”的初心,培養更多具備數字技能和網絡素養的青年人才,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共同宣傳美麗宜昌,唱響湖北好聲音,為網絡空間注入更多正能量。
夜晚的張家店社區,網新聚夢服務中心的教室依舊燈火通明。這盞照亮夜空的燈,不僅提升了學員們的數字技能,更點亮了他們成為“中國好網民”的夢想,也照亮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與溫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