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楊宏斌、通訊員杰書、林夕)春耕大忙時節,老河口市薛集鎮天明齊村的村民們急需灌溉農田,當地“小農水”工程卻不出水。其實,早在2012年,該市薛集、孟樓等4個鄉鎮就完成了“小農水”工程,曾獲省級總體驗收優秀等次,但因當地管理服務存在問題,這些“小農水”工程到現在仍是擺設。
這是我省常態化電視問政節目《黨風政風前哨》3月31日晚上曝光的問題。
在天明齊村,“小農水”工程的泵房已荒廢多年,通往農田的溝渠已干涸,雜草叢生,近千畝農田得不到灌溉。
2010年,老河口市被確定為中央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重點縣和現代農業省級小農水重點縣,一定3年,年度投資3135萬元。此后,項目開始建設。但項目驗收后,當地配套跟不上,一些泵站建成多年還是送不了水。天明齊村村支書齊成杰說:“有兩個原因,一是沒通電,二是相關溝渠都壞掉了。”
為何沒通電?記者找到該市水利局農水科科長胡海波,他表示,通電的問題主要得由村里或鎮政府找供電部門協調解決。記者先后找到薛集鎮水管站、薛集鎮鎮政府時,他們都把供電部門說成是問題解決不了的關鍵障礙。
但國網老河口公司確認,去年電線已經架設到泵站前,只要將低壓電接入泵站,就可運行。可現實卻是,與泵站配套的水渠因常年沒有使用,也無人維護,已損毀嚴重。就算泵站通電啟用了,水渠也不能正常送水。“2010-2012年老河口市第二批中央財政小農水項目”建在該市竹林橋、孟樓、張集、薛集共4個鄉鎮的26個村。目前,孟樓鎮秦莊村的3處泵站僅1處能正常運行,另外2處,一個從未通電運轉,另一個變壓器被偷走,也停止了運轉。張集鎮彭灣村的小農水工程因水渠過水面設計小,渠道損毀嚴重,到了渠網末端,即便緊挨渠身的農田也不能得到灌溉。該市水利局相關干部說,“這是普遍現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