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武漢6月30日電(記者梁建強)大山莽莽,他們用雙腳丈量著每一座山峰;荊棘叢生,他們隨身帶著一把柴刀,披荊斬棘巡線,全力確保群眾的用電安全……
“七一”到來之際,一場特殊的事跡宣講會在湖北咸寧崇陽縣供電公司舉行。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特別的群體——“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
“跑山電工”們的身影,長期穿行在綿延千里的幕阜山區。巡線、清障、檢修……縱橫的山嶺間,留下了他們風雨無阻的腳印。
咸安區雙溪供電所黨員高志強,是黨員服務隊的成員之一。
2004年,雙溪鎮鹿過村臺區管理員退休,一時難以找到接手人。原來,這個村處在三鎮交界地帶,偏遠難行,電費回收難度大、線損高,是個“燙手山芋”。正當供電所所長為難的時候,高志強站了出來,主動提出接手。
這一接手,便是13年。一個來回就是近百里路,13年里,他風雨無阻,摩托車都騎壞了好幾輛。
說起高志強,村民們總有講不完的故事:為了方便村民抽水抗旱,“老高”提前在村里進行安全用電培訓;82歲的老人方湖林在村里的幫助下建起新房,房子還沒建好,“老高”就已經開始忙著準備接電線;村里建設光伏發電站,又是“老高”忙前忙后做各種協調工作……
“老高”的傾情付出,收獲了群眾的認可與肯定。高志強接手的第一年,鹿過村這個曾經收電費“老大難”的村子,一躍成為供電所電費回收率第一村。2010年,供電所推廣以卡繳費,鹿過村覆蓋率率先達到100%。
2016年,高志強退休了,鹿過村2000余名村民還集體送給他一面錦旗,表達不舍和感謝。
和“老高”一樣,“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隊員們的故事還有很多。
去年冬天,一場大雪導致嘉魚縣大牛山村停電,村里養雞戶雷厲群焦急萬分,家里雞棚需要增溫保暖,否則兩萬只小雞安全過冬堪憂。
大牛山村地處官橋山脈附近,山高路遠。接到消息后,身為黨員服務隊成員的張小明立即出發,冒著風雪趕到現場。“他到的時候,身上落滿了雪,完全是一個‘雪人’了。”雷厲群說。
經過一個多小時緊急搶修,用電恢復了,直接幫助養殖戶避免了近3萬元經濟損失。
“90后”黨員干承源,離開學校后成為一名輸電線路運維人員。他的班組負責咸寧市110千伏和220千伏線路共35條,總長近500公里。
“大多數線路和輸電塔都在山里,所有的巡線和檢修都得跋山涉水,一年穿壞幾套工作服,跑爛幾雙鞋再正常不過了。”干承源說。
幾年的光景,他從原本白皙的“小鮮肉”,變成黑黝黝的“山里人”。因為工作盡職盡責,2017年,27歲的干承源成為咸寧供電公司最年輕的班組長,并擔任輸電運檢黨支部委員。
今年年初,九宮山突降暴雪,很多村民的用電受到影響。緊急時刻,干承源帶領5名黨員,凌晨5點出發,在冰天雪地里奮戰十幾個小時,直到光明重現……
得益于“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的幫助,不少地方的傳統產業煥發了新的活力。
咸安區紅旗山周邊村民,長期養殖蝦蟹。“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幫助改造了電網,為村里引進箱式養殖模式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實現了反季節供應,使養殖戶們的收入增長了好幾倍。
在部分貧困村,“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還幫助更換了新的輸電線路,將小容量變壓器升級為大容量……用電有了更好的保障,有效激活了鄉村旅游經濟。在崇陽縣金塘鎮召開的脫貧攻堅工作會上,干部們說:“脫貧出列了,也要給‘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記功。”
跑山跑水,他們“跑”出了200多萬人的光明。
無論是泥濘中的跋涉,還是風雪天的堅守,蜿蜒崎嶇的山路上,“跑山電工”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仍在繼續用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